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农民种地不挣钱 佛山财政补贴吸引农民回归土地(4)

2011年12月29日 09:38 来源:央视网-新闻1+1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解说:

  经过长达半年的论证,佛山市政府最终做出了决定,地方财政拿钱补贴耕地保护。从2010年佛山市政府每年划拨2个亿,按每亩200元到500元不同标准,分层次补贴给五个区的农民,而补贴标准初定为每三年更新一次。但是尽管补贴已经实施,但在李溟眼中仍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李溟:

  从耕地保护对于全市的贡献的逻辑来讲,他们五个区应该是一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补贴标准的问题,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市领导也说了先搭框架,今后根据我们的财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把标准继续往上提。

  董倩:

  刚才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耕地保护科的李溟科长已经对很多问题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释,但是我还有几个问题要进一步地咨询他,接下来我们就连线李科长。李科长您好,有一个问题,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

  李溟:

  你好主持人。

  董倩:

  很多数字都已经在显示,农民种地是根本不赚钱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理性的选择,农民就放弃了种地,去城市打工,或者采用一种其它的谋生方式,但是你们为什么非要让农民再次回到土地上来,而且用补贴这种方式?目的是什么?

  李溟:

  您这个问题其中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农民对于种田的意识问题。很多人其实无法想象一块土地、一块耕地对于一个农民的意义,现在这些村民出去打工都是在壮年,青壮年的时期,那么如果在40多岁、50岁,工厂不招聘他们,他们依然还会回流到农村去,所以呢,这些土地对于农民来讲,它是一个命根子,而且它是一个可持续的组成部分,这个是对关键的。

  第二个您说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叫他们还要去种地?这个有两个考量,第一个是大的方面,就是说我们要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第二个要维护社会的稳定。那么中央提出全国要死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就是这个问题,那么从小的角度去看的话,农业也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想用一个比喻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商业、工业和农业我们可以把这三者看成是一个头部、四肢和躯干,商业是头部,是基于农业和工业的高一层形态。工业就像手脚,和农业相比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值,而农业是躯干,是支撑整个身体的根本。那么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看出农业是任何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二、三产业对于任何一个城市地区而言都是有机的组成因子,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政府不因仅仅强调和追求某一个部分的发展,而是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达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是这个角度。

  董倩:

  李科长这个问题您已经解释了。接下来刚才我们已经强调了,比如说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大面的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可能很多的中青年的农民他们就回到土地上来干活了,这个400块钱这个时候对他们是有用的,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物价上涨,我们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再把未来经济向好的因素考虑进去,中小企业也缓过劲来了,那个时候会不会迫使你们把这个400块钱继续往上调,调到600、800,甚至更高?

  李溟:

  您这个问题又有两个问题。其中就像刚才的短片里面提到了,就是我们佛山像珠江三角洲地区它是基层叫做股份经济合作社,每个人它有股份的,不论他去哪打工,他如果是这个村集体,是这个合作社的成员,他拥有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他就有分红,这个是无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刚才短片也提到了,就是补偿标准的问题。我们补偿标准主要的考虑就是考虑到市政府、区政府、镇政府的财力支出的一个水平,我们是尽量往上靠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以后政府的财力更加丰盈了,那么这个标准会适应物价上涨、CPI和其它的东西往上调的,现在说了先搭框架,以后还会提升。

  董倩:

  好的,谢谢您,谢谢李科长给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带来的解释。

  刚才李科长说到一个数字,就是他未来也会相应地调整对于农民种地的补贴,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数字就是他们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他们能够给农民的补贴是200到500这样一个空间,但是农民的希望却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希望三倍,甚至四倍,所以未来佛山市政府到底在这方面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补贴,恐怕还有更大的探讨的空间。让农民回到土地上来非常难,让农民从土地上挣钱那又是难上加难。怎么办?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今年总产达到11424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预计今年为6900多元,这是昨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信息。但是离开宏观数据,当我们把镜头深入乡村时,看到的却是粮食八连增背后的隐忧。

  字幕提示:

  2011年11月17日,浙江淳安威坪镇茶合村

  记者:

  一边干活一边还带着小孙女是吧?

  威坪镇茶合村村民:

  嗯。家里两个儿子在外面打工。

  记者:

  家里的农活基本上?

  威坪镇茶合村村民:

  就靠我干。

  解说:

  四个子女都在外打工,77岁的徐蕻仍然是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每天下地干活。在老人的家里,二层楼的房子只有她一个人居住。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可能看到孩子们回家。

  记者:

  牙齿都没有了。

  徐蕻 威坪镇茶合村村民:

  嗯,没有了。

  解说:

  在威坪镇像徐蕻老人一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有3607位,占全镇老年人口的47.5%,其中有497位老人急需解决生活照料问题,而这样的一个小村庄也仅仅只是如今农村空心化现象的一个小小缩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