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大关键词解读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并未出乎业内人士的普遍预期: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37万亿元。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历史新高?
关键词之一:收入规模
根据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达103740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长22.6%;非税收入14020亿元,增长41.7%。
可以说,2011年延续了近些年我国财政收入持续较快的势头。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8万亿元,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2010年突破8万亿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从横向视角来看,近几年,美国财政收入保持在4.5万亿美元左右,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保持在8500亿美元到1.5万亿美元之间。在国际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收入的总体规模已不小。
财政收入规模从根本上来讲体现出的是经济的规模。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站在世界第二的位置,财政收入也在以不断登上新台阶的方式加以印证,但从人均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世界排名仍处于百位之后。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2011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的发展,这是国力提高的表现。“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为国家整体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白景明说。
关键词之二:支出效果
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中,教育支出16116亿元,同比增长28.4%;医疗卫生支出6367亿元,同比增长3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44亿元,同比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3822亿元,同比增长60.8%……
近几年,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每年三分之二财政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五”期间,全国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比“十五”时期分别增长1.6倍、2.6倍、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