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贾平凹小说《古炉》受到读者和学界好评

2011年01月27日 17:5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在中国图书商报推荐的“2011年媒体最期待的10本书”中,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古炉》名列第一,记者从上海书城、博库书城也了解到,这本新作销量与日俱增,成为上海新春书市的一支“绩优股”,被大量读者誉为“贾平凹最好的一部长篇”。

  让人感受气味温度

  《古炉》是贾平凹目前为止篇幅最长的长篇小说,耗去他4年时间,用坏了300多支笔。作品约64万字,讲述了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因为“文革”到来而引发的巨大动荡。贾平凹称,《古炉》是自己迄今为止表现小说民族化最完美、最全面、最见功力和深度的文本:“我用笔建设那个自古以来就烧瓷的村子,尽力使这个村子有气味、有温度。如果读者阅读后,真正相信有那么一个村子、那样一群人,甚至觉得这样的村子和人过于简单平常,这样的创作便成功了。”

  谈起自己的写作思路,贾平凹表示:“我得益最大的是美术理论,在绘画中可以寻找到小说的创作技法,何处渲染、何处留白,如果将西方现代派美术思维和观念与中国传统美术哲学和技术相结合,那么文学创作就会成为让人乐此不疲的事情。最容易的其实是最难的,最朴素的其实是最豪华的。脚蹬地才能跃起,任何现代主义艺术都建立在扎实的写实功力上。”

  慢慢读来才有感悟

  从2007年《高兴》完稿之后,贾平凹就开始了新长篇《古炉》的创作:“像骑自行车一样,高手骑得最慢,小说也应该是这样,慢慢写,才能把心情、感觉、味道写进去。写作过程中,作家最难把握的就是节奏。”

  有读者表示,《古炉》中人物多达百位,故事头绪众多,情节复杂,读起来颇为辛苦,像是粘了一身土的感觉,对此,贾平凹回应道,《古炉》写法的确有些不一样,包括节奏和人物,非静心阅读者不能感悟其中的滋味。“如果小说纯粹看一个情节、看故事,那就没有什么意思……用看电视的方式看小说,这会让作者很伤心的。我希望读者还是争取尽量慢下来读。”贾平凹说,“这是我想要的一种写法。我就是卖萝卜的,你想吃萝卜再来找我。想吃别的我这也没有。”

  东方神秘来自民间

  贾平凹曾多次前往西安周边山区深入生活,拜访民间艺人,了解民俗传说,“我对农村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但是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有如乌鸡一样,是乌在了骨头里的。”

  在《古炉》中,蚕婆用剪纸艺术复活着动物、家禽的灵魂与生命,狗尿苔婆能闻见村人的灾祸、死亡气味,还能与鸟兽家禽对话。这些在别人看来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对于贾平凹来说,却完全独属于中国东方的魔幻色彩:“不能因为马尔克斯得了诺贝尔奖,一说写魔幻就是学拉美,其实东方神秘主义早就是文化人类学家的共识。我在创作《古炉》时,结识了许多民间艺人,比如刻皮影的、捏花馍的、搞木雕泥塑的、做剪纸的。当我写小说中的狗尿苔婆时,原本我是要写我母亲的灵秀和善良。写到一半,得知陕北发现一个能做剪纸的老太太周苹英,她目不识丁,剪出的作品却有一种神圣的境界。于是,狗尿苔婆身上也就有了周苹英的影子。”

  “文革叙事”开创新路

  《古炉》一经问世,就引发文学界和理论界双重关注,文学评论家潘凯雄认为:“在许多文字留给人们的印象中,那场浩劫多是狂热的、暴力的甚至血腥的,这不能算错但又似乎不止于此。看看贾平凹笔下的古炉村,更多的是世俗的、愚昧的甚至是搞笑的,洋洋64万字的篇幅,不动声色地沉浸在这样的叙事基调中,于无声处见波澜。这也正是贾平凹和他的《古炉》高人和过人的魅力之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杨晓帆指出,《古炉》中的“文革书写”不仅是历史时间上的写作,而且“古炉”也是中国本身的隐喻。与伤痕小说中知识分子式的“文革记忆”相比,空间上的底层“文革叙事”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  

  记者  乐梦融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