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海外寻档:中国劳工参加“十月革命”保卫苏维埃

2011年06月13日 17:22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影响中国后期发展的苏俄十月革命中,竟然还有不少中国人参加。

  其实,俄国的华侨原本不多。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十万中国劳工根据俄国企业和中国包工所订的合同,来到这寒冷的北方邻国,成为那里的苦力。

  于是,华工猛然增多。一贫如洗,使他们本能地站在俄国无产阶级一边,他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共产党支部——俄国共产华员局,堪称最早的华裔“布尔什维克”。

  2011年3月,我们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中,看到了这些华工1920年写给祖国共产主义者的一封信。信中这样说道:“俄国共产主义者将会在近期到国内去,如果见到你们,希望能接待他们。”

  ☆档案保存: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

  ☆查档时间:2011年3月22日

  ☆说明:俄国共产华员局写给中国共产主义者的信

  ☆内容: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开始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俄国共产主义者将会在近期到国内去,如果见到你们,希望能接待他们。

  ☆边角批注:在有正式命令前,把这封信送到鼓动处出版科。

  寻档记录

  十个出入证 办了两个多小时

  2011年3月22日一大早,我们来到位于红场边的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

  这是一座灰白色的5层小楼,典型俄式建筑,四周胡同连接着楼房,中间围出一个天井。

  大门外正上方,悬挂着巨大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头像。档案馆工作人员说,此前,这里还悬挂过斯大林的头像,后来被拿掉。

  档案馆成立于1991年10月,是在原苏共中央档案馆的基础上建立的。里面存放着十月革命资料,及联共(布)中央俄罗斯共产党历史。

  馆内,从保洁到管理员,都是老年人,各个双鬓斑白,行走时缓慢小心。为我们办证的女士,戴着老花镜,审核证件时要把它拿到眼前。

  我们的办证手续变得异常漫长,十个人的出入证,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

  5小时拿出一卷“华员局”档案

  取档,需要先在办公室领取申请表,写档案号,然后转给藏馆室。

  取档的老先生,背有些驼,眼神凝重。

  我们试图请求跟随进入藏有档案的藏室内参观,但遭到他的拒绝,“这是规定,陌生人不允许进去。”他言辞坚决。

  漫长的等待,直到下午3点,我们才拿到一卷档案。

  正当大家感叹仅仅拿一卷来时,随行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玉贞已经打开翻看:“这是讲十月革命后在俄国的中国人的故事。”

  顿时,所有记者围上前。

  李玉贞说,这个档案是在苏俄的一个中国人组织写给国内共产主义者的一封信,向国内同胞介绍马列主义,“写这封信的组织叫‘俄国共产华员局’。”

  档案故事

  中国劳工 参加“十月革命”保卫苏维埃

  1917年11月6日夜,彼得格勒。

  毫无征兆,无数工人端着武器,连夜占领这所城市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局。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 全国工人相继起义,苏维埃政权宣布成立,这群“共产主义者们”顿时成为世界的焦点。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些起义的工人中,竟然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工人。

  据当时苏联报纸记载,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已经有23万华侨。他们分布在俄罗斯的广大地区,华工在当地从事最艰苦的劳动,拿最低的工资。

  因此,这些华工最容易接受革命思想,部分华工参与了十月革命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列宁指示 华工当中找“线人”

  这些华工中,不少是中华旅俄联合会的会员。中华旅俄联合会是由在彼得格勒留学的中国学生于1917年4月18日成立,刘绍周(注:又名刘泽荣,1892年生于广东省高要县。幼年时跟随父亲到俄国。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中学任教)任会长。

  该会的宗旨是:“联络旅俄华人,保护华侨的合法行动,辅助旅俄学商工三界。”

  该协会成立后,便做了很多帮助底层华工的工作。后来,这个组织改组为中华旅俄华工联合会——一个类似于老乡会的组织。

  在列宁看来,中国革命一旦兴起,是对新生的苏俄最有力的支援。

  但那时的苏俄正值国内战争,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尚有余存白军活动,与中国的交通远隔千山万水。

  列宁想起了身边和在俄国的中国人,他多次告诉工作人员,“能不能从沦落到俄国,但经历过十月革命的华工中间,找人和中国联系。”

  带回革命“火种” 引来北洋政府抗议

  在列宁的肯定下,苏俄政府开始大力扶持该协会,新政权曾经派专车运送华工回家。

  这些归国的华工们,则带给中国人民邻国的革命、新变化,并开始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据史料记载,北洋政府曾因华工们参加红军和归国后宣传“革命主义”而非常恼火,但鉴于当时中俄并未建交,北洋政府通过中国驻丹麦公使向苏俄提出抗议。

  而中华旅俄华工联合会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壮大,并在苏俄的有意安排下,其性质也悄然改变。从一个知识分子领导的民间组织,向工人组织转变。

  其后,“中华旅俄华工联合会”进一步扩大活动规模,于1920年6月25日在会内成立了“俄国共产华员局”,并于7月1日得到俄共中央委员会的承认。

  写信不久 派人回国联系革命者

  俄国共产华员局成立后,依照共产国际的要求,希望他们将组织扩展到国内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国共产华员局开始陆续往国内派遣代表。

  这封信,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

  这封信写于1920年7月28日,但没有注明具体写给谁,仅以国内共产主义者开头,但落款是俄国共产党华员刘谦(注:共产华员局负责人之一,后来曾回到中国与孙中山会面)。

  这封信中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者江亢虎的情况,并称其会在近期前往国内,同俄国华工组织一起在国内组织学生运动,“如果见到你们,希望能接待他们”。

  这封信写出不久,当年10月份,江亢虎回到北京,开始联络革命者。彼时,接待他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