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辛亥百年:追寻杭州“八旗子弟”足迹(3)

2011年10月11日 1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变迁

  在百井坊巷,记者经历了一次百年穿越。

  孙泽红也是百井坊巷的老住户,她记得小时候家里红红绿绿的旗袍还有几箱,从旗营带出来的瓶瓶罐罐也不少,只可惜后来都烧了扔了,老奶奶隔三差五还会约上老姐妹聊聊,但她们说的满语“旗下话”外人根本听不懂。

  “老奶奶每天都要吃烧饼油条”。孙泽红回忆这在当时是一件挺摆谱的事,因为那时家道中落,父亲18岁就学裁缝养活全家7口人。

  在60多岁的老人沈泳潮印象里,父辈们会用满语交谈。每天早上出门,父亲母亲都会按照满人特有的习惯到爷爷奶奶床前请安。请安要单膝跪地,右腿在后面,左手扶膝,跟现在电视电影里演的那样。

  那时候,母子两人出门,他穿一身黑底白花的土布褂子,长及脚踝,母亲穿一身花格子旗袍,头发往后梳打成发髻。旗袍的蟠桃扣从脖颈一直扣到腰下,永远是一副整整齐齐的样子,“看上去美极了。”

  那根老先生在其回忆中二百间的妇女,都还保持着一种高傲的秉性。“看见大太,我要恭恭敬敬站立,鞠躬,再抬头,正眼看她,叫一声奶奶。天冷的时候,妇女们好在墙脚边晒太阳,两腿间夹一只火熜。火熜的外面是竹编,里面是只沙缸。这时候有男人走过,如果回头再多看一眼。她们会骂:挨刀的,看什么!”

  然而高傲也难敌柴米油盐的侵蚀。

  在郎国庆看来,旗人在旗营,除了当兵打仗一无所长靠国家供养,离开旗营生活自然是一落千丈了。

  郎的父亲打过小工,做过小生意,当过户籍警;郎的邻居孙泽红,父亲18岁就学裁缝养活全家七口人;那根老先生从小提篮叫卖烧饼油条。

  “那时杭州人叫我们旗下佬”,郎国庆解释“旗下佬”的含义几同“落魄。”

  离开旗营后几乎所有八旗子弟都改了姓:钮祜禄氏改姓郎,常书鸿是伊尔根觉罗改姓常。那根老先生曾告诉杭州的文史学者曹晓波,他满姓叶赫那拉,离开旗营改姓王,后又改姓汪,长辈一再交代不能说姓“那”,只怕惹麻烦。

  不少满族人离开旗营后也改成汉族,著名的敦煌学家常书鸿也是杭州旗营满族,但他的女儿常沙娜告诉记者,她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知道自己是满族,而在此之前父亲一直对此讳莫如深。

  而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不断落实,百井坊巷的八旗子弟陆陆续续开始恢复了满族身份,八旗子弟后代也开始告别“旗下佬”的落魄。

  据郎估计,1925年百井坊巷200间估计安置了1000人左右的满族人,到了1950年统计是1900人,现在统计是100多人。

  “主要是由于拆迁”,八旗子弟的后代陆陆续续离开了他们曾经居住过80多年的百井坊巷,郎也搬到了杭州三里亭居住,在那里一个87多平米的两居室是他的新家,同时还有42万补偿,他很满意。

  孙泽红选择回迁,几年后百井坊巷将建成多幢商住高层,这将是她的新家所在。

  “儿子很争气,研究生毕业分配在央企工作”。孙也很满意,她特意告诉记者,百井坊巷八旗子弟后代还出了个杭州城区区长。

  而让这些八旗子弟后裔更满意的是杭州市首个“社区少数民族馆”就在他们社区,记者2011年9月走进了这个民族馆,墙上挂着是满族的满族服装,展柜里是满族的生活器具,走廊里还有满文介绍,这里也是平时少数民族聚会的地方。

  “以后百井坊巷改造后少数民族馆还要搬到新大楼去”。当地延安新村社区工作人员小翁告诉记者。

  从2007年开始,杭州百井坊巷开始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日举办满族节日“颁金节”,郎国庆告诉记者,这一天满族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唱满族歌,做满族美食,请满语老师段宝成教授满语,印发满族历史文化资料,不但是满族,社区里的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汉族邻居也会参加,成了每年社区各个民族的盛会。

  “今年颁金节请你来”,这位八旗子弟的后代向记者发出邀请。(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