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新”取代“沉重悲情”
今年最火爆的《那些年》,其实故事格局很小,讲述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的痴心,但把青春萌动中那些隐晦的情感意识坦荡地展现出来,也击中了台湾观众心底的那些记忆。该片在香港依然热映,显然与香港观众也是一拍即合。“青春片容易接地气,跟观众的距离拉得很近。《那些年》里面有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蒋勇说。
事实上,《海角七号》、《艋舺》、《九降风》都是青春题材,这些电影以清新、唯美的风格为观众所喜爱。“我们的投资不高,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拍青春题材仍算是类型片,观众比较容易接受。”据林书宇介绍,当初自己拍《九降风》的投资只有300万元人民币,演员找的也是新人,拍其他题材就很难。而台湾观众群主要是学生,青春题材对他们比较有吸引力。
赵卫防指出,青春题材本来就是台湾电影的一个母题,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都是青春成长题材。但这些电影强调个人经验的表达,往往显得压抑和悲情。而魏德圣、九把刀等年轻导演的作品,虽然延续了青春题材的传统,但不再悲情,反而显得很温情。这些影片充满青春气息,轻松、积极,更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胃口。
拍过青春片《盛夏光年》的导演陈正道也偏爱这类题材。在他看来,台湾年轻导演拍青春题材并非跟风,而是跟亲身经历有关。“年轻导演讲述离自己不远的青春故事,容易讲得好,《盛夏光年》其实就和我的大学生活有关。”陈正道说,跟上一代导演的残酷青春经历不同,自己这一代的青春回忆,美好的部分比较多。而这种较为温情的青春片,即便是今天的90后观众,也能够感同身受。用九把刀的话说,“谁也躲不开青春那场雨!”
正是在青春题材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这些年来,台湾年轻导演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去开辟商业类型片。蒋勇表示,由于台湾市场比较小,适合以小投资的电影闯开市场。相比之下,大陆电影市场广阔,当初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就靠拍商业大片来吸引观众,但结果却形成了如今大片垄断市场、中小影片式微的局面。
本土文化挠着了台湾观众痒处
从《海角七号》、《艋舺》、《一夜台北》到《鸡排英雄》,台湾著名影评人焦雄屏一直在观察这些电影所突出的“台客”个性(台客是对本土台湾人的一种昵称)。她认为,《艋舺》就是夸大的土台客的历史,《鸡排英雄》里的夜市也是很市井的地方,即使是《赛德克·巴莱》也强调台湾少数民族的抗争,但刚好挠着了现在台湾观众的痒处。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教授张英进也认为,这批青年导演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关注台湾本土现实生活,作品涉及客家话、少数族裔等元素,以此吸引台北观众重返电影院。如《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里运用的大量方言,《一夜台北》里的台北夜景,而《艋舺》片名本身就源自台北最早的一片街区,每部电影里都散发着浓郁的本土文化魅力。
过去的台湾电影有一个乡土文化传统,李行、侯孝贤导演都是其中的代表。张英进认为,如今的台湾电影,完成了从乡土到本土的转变,本土已经超越原来的乡土,更有“在地性”。“这些台湾年轻导演很熟悉本土文化,台湾观众能从电影里感受到当地生活趣味。电影一旦离开本土文化,台湾观众就不爱看。”赵卫防说,这也是台湾电影的一大特点。
但正是由于台湾电影浓郁的本土文化特点,使得其他地域的观众很难领会其中的独特味道。在本土创造了票房奇迹的《海角七号》,在大陆却只收获2065万元人民币。今年春节档在台湾卖出上亿元新台币的《鸡排英雄》,引进内地后票房惨淡到只有可怜的120万元人民币。前不久上映的《星空》,内地首周票房过千万元,算是开了个不大不小的好头,但仍然不太出色。
说到大陆、台湾的两岸文化差异,林书宇感受颇深。《星空》在内地上映后,大陆小演员徐娇只因在片中说一口台湾腔,就有大陆观众觉得很恶心。“其实,这个故事挺普遍化的,但只是由于方言问题,就招致大陆观众不满,这就是文化差异。”林书宇无奈地说,台湾电影原本是拍给本土观众看的,很难在大陆、台湾同时取得很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