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招安”:传统文学不得不正视网络写手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武汉市作家协会吸收了51名汉网网友为作协会员。大批量网络写手申请加入作协,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尽管网络写手加入作协被称之为“在全国尚属首次”,但此举已很难激起应有的舆论效应。毫无疑问,作协对网络写手敞开大门,是对他们的接纳,相比于以前的轻视或者说熟视无睹是为一种进步;但是,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放在互联网时代和网络文学不断抢占传统文学“地盘”的事实面前,我们既看到了网络力量倒逼的作用,也看到了作协、传统文学不得不正视网络写手、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并且,这种接纳也是给予网络写手、网络文学更大成长空间的积极征兆。
点评:
曾经,当人们还在谈论着网络小说和传统文学谁更高尚,谁更主流之时,网络写手们已经开始了新的文化旅程。不过,当网络写手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作协会员,网络写手存在的价值会消弭于苍茫的网络江湖之中吗?所谓的“网络写手”还是网络写手吗?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第8届茅盾文学奖:争议背后,兴趣点仍在纯文学
事件回放:
2011年被誉为“最民主、最热闹”的第8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先后伴随3大争议:其一,在初评阶段,因其首次向网络文学敞开“怀抱”,又在二轮投票中淘汰了全部网络文学招来质疑之声;其二,2011年8月20日,5部获奖作品的结果公布后,得票最多的《你在高原》因长度引发读者“常识性质疑”,这样的作品要读完已经非常困难,不清楚评委是否有精力全部看完?其三,由于入围作品大多是各级作协的官员,最后获奖的5位作家,除了莫言、刘震云外,都是中国作协委员或是地方作协的主席、副主席。其实,早在20强公布时,就有网友戏称“欢迎来到茅盾文学奖主席专场”。
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对于这次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大部分读者表示信服。
点评:
获奖的这5部获奖作品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无论从题材还是作家的个人写作而言,都“有突破”。但不能反映当下文学的全貌,反映的只是文学写作中的一个分支——“纯文学”的状况,网络文学作品“全军覆没”就是最好的证明。
国内女性阅读市场:青春言情小说遭遇阅读退潮
事件回放:
近年来,女性阅读市场成为读者和出版商关注的热点。提到女性阅读,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青春言情小说。其实,生活美容、职场情感、都市言情此类读物,也都是女性阅读的市场关注点。只不过,因大量文学网站的存在,女性言情的阅读市场才更引人注目。
如果按美国的市场培育标准,中国的女性小说还有广阔空间。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10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出版女性爱情小说共计7331种,销售13.7亿美元,当年美国出版业(包括软件业)产值3382亿美元,占0.004%。以此类推,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产值超过8500亿元(2009年突破1万亿元),中国的女性小说市场,要做到34亿元才能赶上美国市场水平。实际上,按照女性阅读品牌《悦读纪》的创办者侯开推断,如今的国内市场只开拓了一半,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点评:
事实上,虽然有出版商力推女性阅读品牌和概念,但对当下几大女性阅读品牌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各品牌间同质化特征明显,选题类型比较接近,作者争抢格外严重。如何在趋同中,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在扩大产品的外延的同时,保持品牌的认知度,恐怕是当下这些策划人亟待想清楚的问题。
低稿费背后:作家唱“食无鱼”哀歌
事件回放:
2011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低稿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指出稿酬的上涨不仅大大地低于工资的上涨,甚至低于同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水平。11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刊登《稿费偏低:写个中篇不够请人吃饭》,文中称当下众多普通作家深陷收入窘境。”这两篇文章刊发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作家们也呼吁版权行政部门应尽快结合当前实际经济生活水平修订自1999年6月1日起实施的稿酬标准。到2011年,据行业内的统计,中国靠稿酬生存的自由撰稿人,已濒临灭绝,已不足千人。于是一时间,低稿费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针对作家、媒体普遍质疑目前稿费偏低、现行稿费标准多年未变等问题,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12月5日作出回应,表示版权管理司已积极着手修订新稿酬标准,近期将在相关作者、作品使用者、行业协会中进行调研,多方面征求意见,以便更好地保护作者的权益,同时也兼顾权利人与使用者间的利益平衡关系。
点评:
稿酬过低的状况将使作家不得不唱一首“食无鱼”的哀歌,这固然引得许多人唏嘘不已。不过,话也分两头,喊着提高稿酬,还须提高写作质量,让自己的稿件值得起这个价码。倘若稿件质量够好,市场反响够好,媒体为了留住作者,是不会吝惜稿酬的。据说一些生活类和新锐文学杂志出手就很大方,比如《最小说》的稿费达到千字90到300元。上海的两本纯文学杂志《收获》、《上海文学》也已宣布,将提高优秀作品的稿酬,千字千元的标准开始在部分作品上实施。
民营实体书店:徘徊在理想与现实边缘
事件回放:
2010年1月,中国最大民营实体书店——第三极书局倒闭;2011年7月,北京“风入松”书店关门,4个月后11月份,人们又看到“光合作用”倒闭的报道……不仅中国,2011年7月19日,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博德斯公司宣布放弃破产收购,正式寻求清算。
一直以来,民营实体书店的经营就举步维艰:一方面,狂飙突进的网上书店,疯狂挤压着民营书店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高额的成本和低廉的回报,让书店长期处在难以为继的边缘。在精神上,民营实体书店坚硬如一块骨头,在现实中,它却像一块悄然融化的冰块。为了生存,广州的博尔赫斯书店11年中换了13个地方,南京先锋书店换掉了供人休息的柔软沙发,很多民营书店开始拓展营业范围……向现实低头屈服的另一面,是为有块立足之地,他们站着,是在捍卫一座城市文化自觉的尊严。
点评:
目前多数的民营书店都是采用赊销的方式经营:先从供货商手里欠款提书,再用销售所得来还款以及支付各类开支。一旦销售出现持续低迷,资金链是很容易断裂的。所以倒闭也很快,很突然。以前出版社和书店之间约定的回账周期大概是3个月左右;现在,大部分民营书店的回账周期都在半年以上甚至一年左右。民营实体书店的困境,与负税也有一定关系。相较于其他行业,图书行业本来就利润较低,加以地面店与网络书店存在或隐或现的竞争关系,高房租加税负之下,地面书店的生存困境,就更加严重。
想从“城市巨兽”的口中为民营实体书店留一丝牙缝,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英国诗人多恩说过:“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人买书,也没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许多民营实体书店的消失,是否意味着我们“将进入”一个“无氧”生活的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