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电影”:要国际化,不要“全球化”
《别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并不是一个技术意义上的“大制作”,它不需要华丽包装和耗资巨大的场景,也不是各种电影消费的娱乐元素的加减、组合――总之,它不是用金钱堆叠起来的楼台。“伟大的电影”是因为对人生世界理解的深刻细致,而且表现出来的电影艺术的伟大感动和启迪,它需要的是电影家真正能够切入生活世界的感触力和超越生活局限的艺术表现力。电影是一种现代机械技术,但更根本的意义上,电影是一种现代人文艺术。在技术一体化的全球化运动,电影艺术的力量正在于它能够批判地揭示“全球化”的困境,为现代人的心灵开拓新的自由空间。
无论从其一系列言论,还是从《金》的实际情况,张艺谋都表现了单纯技术地从事电影制作的导演观念。《金》不仅缺少一部以重大历史悲剧题材为主题的电影应有的价值理念,而且情节生硬、场景突兀、人物单薄,给人的观影经验确如美国电影批评家所指出的“大杂烩”、“肥皂剧的恶作”、“低级噱头”之感。无疑,在2011年拍出这样一部既不能真正给人以美感,又不能给人以精神启迪的“大片”,是一个导演的严重失败之作。
张艺谋作为当今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冲奥”已经10年了。从《金》的成效看,他离“奥斯卡”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为什么?过去的失败,他可以推诿于技术和奖金,今天以富起来了的中国作后盾,携“中国最贵电影”却更为无望,他在近日的公开言论中责怪中国文学家没有写出好剧本了。在持续10年来的挫败和下跌中,公众从未见张艺谋有何反思。比如,出生于1950年中国的张艺谋在2012年公开抱怨没有好剧本的时候,作为一个在1987年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他,有没有反思一下1972年出生于伊朗的Farhadi为何能够以自己编剧的《别离》获得金熊奖的最佳电影、男女演员奖,而且成为被一致称为非凡的2011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候选者?
在推销《金》时,他与张伟平总是津津有味地夸耀如何组织了包括好莱坞一线名星Christian Bale和世界一流的特效设计威廉姆斯团队在内的26个国家的演制团队,并且以之为“全球化”的标志。如此平面地理解“全球化”,并且一味追求这种“全球化”,张艺谋打造出这个本欲讨好美国批评家,反而被他们“砸片”的大杂烩肥皂剧《金》,就是“水到渠成”了。
“全球化”的实质是现代技术扩张和资本扩张形成的以国际市场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运动。这个运动对文化的影响是以全球一体化取消全球文化多样性,从而形成以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一体”(即单一平面的文化)。这是世界现代性的负面结果。20世纪的文化运动的基本矛盾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包括美国电影在内,“反全球化”始终是一个基本主题――从国际电影视野来看,更是电影的一个基本任务。
无论从民族文化特性的保存,还是从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意义上,我们都必须反对全球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从而保持伟大的反思力和创新力。所谓“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它提供的是应对国际文化挑战的创新原动力,而不是模仿和复制的欲望。
这次《金》片的制作和宣传,主打“全球化”,用制片人张伟平的话说“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张伟平对记者说:
从12月23日开始,《金陵十三钗》陆续登陆美国各大城市的主流院线,与众多好莱坞颁奖季里的候选者一起,为明年的奥斯卡金像奖热身———这样的举动,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有人纳闷,张伟平的底气源自何处?他提高嗓门答道:“这就是《十三钗》真实实力的体现。首先它是国际化的制作,不光有克里斯蒂安 贝尔的加盟,这部电影还融合了26个国家顶尖艺术家的创作;其次是题材,这是个现代的故事,救赎的主题让西方观众更容易接受;再加上好莱坞的包装,像我们的北美预告片请来美国的公司剪辑,还有北美版海报也请到《阿凡达》海报的制作公司负责制作———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
张伟平与张艺谋在《金》北美冲奥“被砸”之后,是否能反思一下“一切都向好莱坞看齐”为什么还要被山姆大叔“砸片”呢?(肖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