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戏剧在悖论中前行 以专业标准评价合不合理
2012年01月11日 19:1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猫眼人潮》 大连民族学院
《家》 大连海洋大学
《群猴》 大连民族学院
◎ 可以说,正是“做了再说”的实践品格,使校园戏剧更贴近戏剧本体的本真性、纯粹性和原发性,而不像很多后发性的前卫艺术现象中有强烈的观念性。
◎ 如果我们用整一的、现成的、经验的尺度去衡量大学生戏剧,去发展和推动大学生戏剧,那无异于缘木求鱼。但是,这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在实践层面,却构成了很大的问题。
圣诞一过,新一届的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又在敲锣打鼓地张罗2012年的招募报名了。回想起2011年的夏天,我为了工作去采访中国大学生戏剧节(以下简称大戏节)创办人之一的杨乾武,当时他正在忙着大戏节的展演环节,还赠给我一本前几年的大戏节的优秀剧目选,里边有后来十分出名的几个青年剧作人,比如顾雷。杨先生颇为自豪,从他经办的戏剧节走出去的戏剧名人不在少数。但是,采访到了最后,杨先生却表露出他的真实心迹,大戏节会怎样走下去,要如何走下去,这其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却始终没有答案的题目,使他很困惑。从北京回到辽宁,很快,我又亲历了9月份的辽宁省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在参与的过程中,我的头脑里一直盘旋着杨老师的困惑,我想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使这些问题明晰起来,期待能引起更多人对戏剧的深度思索。如果说校园戏剧是戏剧的“青春期”,那么所有关心戏剧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保证它的充分发育和健康成长。
【编辑:张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