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开启银幕传奇 电影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记者 李 舫
对于电影观众来说,2011是“中国梦”渐行渐近的一年:全国电影轻松突破130亿元票房大关,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不断丰富、银幕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能力、观影人次屡创历史新高——毫无疑问,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今年是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的第十个年头。连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的生机活力与广阔前景,也较为充分地暴露了产业发展初期阻碍中国电影健康、全面和均衡发展的一些问题、缺陷乃至痼疾。正因如此,电影工作者应该始终在电影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面前,努力保持清醒的判断,保持忧患意识。
一幅油画绘就的中国脊梁
“中国梦”是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的共同载体
1952年,董希文受命创作油画《开国大典》。在新中国诞生的喜悦和激情中,画家完成了这件经典之作。油画被送进中南海,毛泽东站在画前沉思半晌说:“这是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国。”
这是中国美术塑造国家形象的一个典范。
时隔57年,中国电影再次为塑造国家形象树立典范。2009年10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影片《建国大业》以势不可挡的姿态,一举创下电影票房4亿元的佳绩,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电影史主旋律影片的一座里程碑。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显著提升,中国价值观、影响力不断扩大,在银幕上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呈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风范,是每一个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如何理解电影银幕上的国家形象?导演尹力说,“我们过去展示的国家形象是大棉袄、梳小辫,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这种形象也在转变,可以说,中国的国家形象与中国的价值观紧密相连。”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在银幕上曾经成功创造“美国梦”,伴随着影像符号载体,自由平等、拼搏奋发的“美国梦”深入到世界各地,深深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判断。“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说。“要创造银幕上的‘中国梦’,就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具有深厚传统并置身于当下世界结构中的历史性中国,以及去呈现和展望充满和谐和朝气的现代化中国。”陆贵山说。
“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确实带动了文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电影院越来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记忆中传递出来的观念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康健民说,“我们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组成是未成年人,电影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不仅承担文化责任,更承担着社会责任。”
一份问卷带来的深刻思考
国家形象塑造切忌标签化、概念化、公式化、简单化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几家机构联合进行了一项“电影对未成年人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让调查者大吃一惊。
“首先在北京10个城区的25个中小学中选取8—19岁的人群进行调查,24万个电影数据显示,大陆未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率在33%左右,美国电影中的美国国家形象的认同率则高达73%。”课题组织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藩感慨。他们进行这项研究的初衷是针对当下电影话语体系的诸多困惑,所以在问卷中有意增加可以涵盖和组成国家形象的指标——开放、自由、民主、富强、公平、正义、正直、善良等,“调查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此巨大的反差令人沮丧。”刘藩说。
“这值得我们深思。在大部分作品中,银幕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相对处于‘失语’状态,真正能亮相的作品,能称得上塑造了中国形象的人物,在银幕上基本上淡出,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不少文化作品、文化产品被极度娱乐化捆绑,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效果并不理想。”电影评论家黄式宪不客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