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30年歌曲风行与流变:关键是要创新
1月22日,北京,2012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费翔演唱《故乡的云》。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2月7日电 题:央视春晚30年歌曲的风行与流变
作者:张冠宇
或许连黄一鹤、邓在军也没想到,1983年由他们最初执导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来会成为全国人民年三十儿晚上难以或缺的文化娱乐大餐。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如今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然历经30年的风雨兼程,不单创造了“央视春晚”这样明易畅晓的固定词组,还凝聚成一个泱泱大国十几亿人颇具时代特征的集体回忆,成为一个民族精神需求的文化载体和引领时尚的风向标。
在这包含着视觉盛宴和听觉盛宴的文化大餐里,各种样式、各种品类的十八般武艺偶尔“窜红”已经难能可贵,企图保持“晚节”更属不易。相比之下,除了语言类节目,能在“央视春晚”舞台最早现身并一直保持桥段的恐怕当属歌曲,而歌曲无异是这顿大餐里一道叮当作响的招牌菜,同时也是一种回溯历史的情感印记,一种想起来有意义,说出来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在一个禁锢的时代尚未远去,另一个开放的时代已经匆匆到来的80年代初期,“央视春晚”歌曲仿佛一盘盘刻录人们情感流动与社会变迁的老唱片、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搜索引擎,形象直观地折射出历史的沿革与发展趋向。
80年代初期,那是巷陌百姓刚刚告别了样板戏的单调与亢奋,摆脱了革命造反歌曲的生硬与聒噪,拎着“板砖”式录放机虽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却已如沐春风般偷偷沉浸在情歌天后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中难以自拔的年代。
这是一个禁锢的时代尚未远去,另一个开放的时代却已匆匆到来;一个电视还未普及,全国上下却都在“普及”看电视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以温存的方式摧枯拉朽,以急迫的心绪催生真情与美好的年代。
各种新奇的、萌动的、怯生的、勇敢的心交织在一起,涌动湍急而又急不可奈地在寻找共同的情感突破口。
恰逢其时,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如今看来似嫌稚嫩粗放,但在当时却鲜润新奇、令人甘之如饴的春节联欢晚会。
现在说当年央视的演播手段简单粗陋并不为过,就连演员的演唱方法和服装也多出于生活的“原生态”,但就是在这种简单朴素却充满真诚的环境里流淌出来的原汁原味的歌声,深深触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弦。
那个年代的“央视春晚”歌曲,仿佛一盘盘刻录社会情感流动和发展变迁的老唱片,形象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搜索引擎,形象直观地折射出历史的沿革与发展趋向。且不说于淑珍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胡松华的《马铃响,玉鸟唱》、李谷一的《知音》、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朱明瑛的《回娘家》、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郑绪兰的《大海啊故乡》,殷秀梅的《幸福在哪里》、沈小岑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房新华的《小草》给寻常百姓打下了多么深的烙印;也不说刻意穿上中山装的香港歌星张明敏一曲发自肺腑的《我的中国心》,以及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黄锦波的《龙的传人》、吕念祖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汪明荃的《万里长城万里长》赢取国人多少热烈的掌声;最令人难忘、最能准确记录国人思想解放历程的,恐怕当数备受推崇又饱受争议的李谷一在一人连唱5首歌曲之后,应广大电视观众的强烈要求,又加唱一首此前因“气声”而被指责为“资产阶级”的流行歌曲——《乡恋》时备受欢迎的动人情景。说到“动人”,与其说是感动了观众,不如说是首先感动了李谷一自己。多年以后,我曾向李谷一提起当年的这场论战,顺带说明我也是主张声乐演唱多样性的赞同者,且有当年撰写的文章为证。她听说以后很是高兴,还饶有兴致地向我了解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囿于刚刚解冻,毕竟乍暖还寒的时代氛围所限,当时所写的东西,还只能打着百花齐放的旗号,小心翼翼地从艺术的层面,技术的层面就事论事:阐述内容大于形式,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因而不该“无限上纲”的意思。而后来我则进一步认为:那场涉时数月、隔行跨界,轰动全国有关“气声”的争辩,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歌曲在人们文化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业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论数“气声”之罪,实际是“两个凡是”的僵化思维在人们的精神领域变相而顽固的反映;而支持“气声”的民意,一方面说明人们对“文革”歌曲及其僵化审美情趣的厌弃,曲折流露出对清新畅晓的港台流行歌曲的接受与认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敢于实践和真诚表达者的赞许及对艺术多元化探索的肯定。李谷一事后之所以那么感怀,恰恰是被如滚滚春潮般汹涌的真实民意所打动。这不仅是李谷一本人的艺术实践取得了象征意义的胜利,同时也说明“左”的刻板文艺政策不得人心和在敢于担当的决策者身上现出的“顺应民意”——这种可喜的转向与宽容。
回首这件事情的起承转合和尘埃落定,“央视春晚”在言论上始终采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许与行动上一路绿灯的放行,而在老百姓心里的秤杆上,这毕竟是带有官方语境及政治色彩的无声但是明确表态啊!
《乡恋》得以公开传唱并成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早已远远超越了歌曲本身所承载的象征意味,恰恰是通过这首歌,触动了改革开放初期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乍暖还寒的冰冻土层,令它像早春成活的一株幼苗,宣告人们回归常识的理性判断已经复活,展示出一代中国人勇敢摒弃旧观念的冲劲和对新事物的热心呵护,这一事件的水落石出,不论对于官方还是民间,不论对于制订文艺政策还是尊重老百姓的话语权来说,都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里程碑式的、事关历史走向的重大含义。
1984年,“央视春晚”又首次推出由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这首凝聚着真诚祝愿和平实家国情怀的歌词,配以深情流畅的旋律,一举成为其后体现“央视春晚”情境、情景、情感和气场的标识性主题歌曲。
如此看来,歌曲的作用,还真的是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善莫大焉,尤令那个年代的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情感记忆回味无穷地缱绻于“难忘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