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日前宣布,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的决定,虽说是顺理成章之举,但头一次因造假被揭露而撤销国家科技进步奖,在社会上还是引起了轰动。
李连生窃取他人科研成果,造假骗取国家科技奖励的行径早已暴露在阳光下,是非尘埃已然落定,他本人也被学校解聘。此次又被追回证书、奖金,可谓身败名裂。但其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将很难消除,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也发人深省。科技界尤其是高教界对此必须认真反思,从观念、程序上正本清源,在制度措施上作出改进,以期取得匡正学风的实质进展。
科研开发,探索人类未知世界、攻取技术难关是艰难历程,必须秉持科学精神,严守科研规律。想要通过偷工减料甚至造假剽窃的办法走捷径,其结果必然是自取其辱。早于李连生曝光的韩国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其不但被追回一切不当名利,还被追究刑责,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有科技工作者、立志投身科研开发的年轻人都要牢记,科学精神的根底是诚信,是一丝不苟。干这一行就要坚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吃得了苦,坐得住冷板凳,忍受得住失败,能抵御名利的诱惑。
李连生造假案发生在高校,就更发人深省。教授的职责除了科研攻关,还有教书育人。中国传统上对为师者的要求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该说,我们高校教师队伍总体上是有追求、负责任、称职的,随着事业的发展,相当数量以教师职业谋生者加盟亦属正常。这就要求高校更要弘扬大学精神,同时严格学风校纪,发现德行不符者坚决清退。
仔细分析这起造假案被揭露的过程,可以看出李连生造假的手段并不高明。他假造企业因其项目获得千余万利润,记者调来工商局的财务报表一目了然,这么明显的破绽,把关者为什么看不出来?老教授们站出来揭发,有关领导不是慎重对待,而是出来打马虎眼,以“不伤害学校”、“保全国家脸面”为由袒护造假行为。难道说容许造假不是对大学精神的严重伤害,容忍掺假项目申报不是在招致国耻?我们总把这些弊端归为学术浮躁,浮躁的根源在哪里?除了一些官员失察失职甚至拼凑政绩外,近年来是否还有这样的倾向,就是为了争本单位包括本学科领域的名利,人为塑造标杆,容忍夸大甚至拼凑学者、团队的成果?这也是严重违背科学精神的。这种以小团体利益为上,不惜违背诚信原则的意识和行为,要从文化上找根源。这正是我们整体研发实力提升的关键障碍之一,与我们创建一流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
李连生造假案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尽管我们近来对各级学术组织赋予了端正学风的职能,对评奖、遴选活动都安排了公示、反馈程序,但西安交大老教授们的具名检举还是遭遇波折,后来由媒体披露再经法律渠道才得以真相大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学术组织匡正学风的机制建设,同时考虑改革我们的评奖程序。国际上类似诺贝尔科学奖一类被公认的奖励,评比程序往往是由他人提名,背靠背评议,秉持回避原则。获奖者都是从媒体报道渠道,突然得知自己获奖的。而我们的评奖程序依然是自己准备材料,自己申报,走到哪一步都要自己去经营,这就难免会出现托关系、跑门路的情形。当然作出这种改革要下大决心,做大量工作,包括建章立制,包括同行评议专家队伍的培养建设。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不开这个头,日后更难。陈宝泉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