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意外的测试成绩,将崇尚“多做少说”的上海骤然推到聚光灯下。
这项测试,就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策划、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考查的是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创新、实践,应对未来社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009年底,第一次参加测试的上海,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15岁在校学生的阅读、数学及科学三项指标得分,均名列首位。
这次PISA测试,上海共有152所学校、5115名15岁在校学生参加。参与学生由评估项目组严格抽样,无从“应试”或“作假”。
可以说,这一覆盖各类学生群体的测试成绩,在国际比较中,真实体现了上海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抬高底部”,均衡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比起“全球第一”,更让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人兴奋的,是更细致具体的教育评价指标:PISA将学生阅读素养分成7级,上海不仅在预示一个地区未来高端竞争力的最高两个等级的学生比例最高,处在最低等级的学生比例更是仅占4%,是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低的。上海初中学生阅读成绩差异主要是学校因素造成的差异只占28%,明显好于OECD中学阶段总体情况;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处于最低1/4的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也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所有指标,都显示出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际差异小、学校均衡程度高,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高质量的教育。
“这证明了我们持续20多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均衡优质发展的方向正确,有了成效。”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对中小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舍新建和改造,让各个学校“硬件”环境基本均衡。2006年起,市级财政不仅对低于全市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区县予以转移支付,而且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远郊区县和财政相对困难区县发展义务教育。
“硬件”均衡,考较的不仅是政府的教育投入能力,更是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的眼光。
随着城市形态变化,上海中心城区与市郊区县中小学生人数之比,从30年前的3∶2变成今天的1∶2。幸好,依据对人口出生及城市规划的分析预测,上海早早在郊区大力布点建校。“十五”期间,上海投资74亿元,在郊区建设完成566个教育基建项目;“十一五”期间,再投资130亿元,在郊区建设完成639个教育基建项目。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