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探访贫困学校“学生餐桌”:牛奶原来是这个味道

2011年04月12日 09:46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探访贫困学校“学生餐桌”:牛奶原来是这个味道
董仁增嘴角边挂着牛奶。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天一个鸡蛋,想都不敢想

  在中坝乡中心学校孩子们的观念中,有牛奶喝、有鸡蛋吃的日子,比过年还期盼。

  去学校的前一天,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礼物:鸡蛋、牛奶、苹果。

  中午11点,学校煮好了鸡蛋,和牛奶、苹果一一去教室分发。

  三年级的薛香措,对着鸡蛋笑了半天,看到我走过去了,赶紧捧着鸡蛋躲到桌子里,同学们一拥而上,把他揪了出来。

  我以为他是害羞,不好意思当着我的面吃。薛香措还是笑,脸上两大块高原红愈发明显,“不吃,拿回去给爷爷吃,爷爷很久没吃鸡蛋了。”

  “那牛奶和苹果你自己吃吧。”

  “牛奶给妈妈,苹果给弟弟。”

  有同学已经狼吞虎咽地吃了,薛香措瞥了几眼,咽下了口水,从包里翻出了馍馍,这是他前几天带的,饿了就啃几口,“牛奶是什么味道我都不知道,我也想吃,不过要省给家里人吃。”

  初一的张富贵,也悄悄把鸡蛋藏了起来,“妈妈身体不好,给她吃。”他说,平时在家,自己一个月能吃到几个鸡蛋,妈妈好几个月没吃鸡蛋了。

  孩子们懂事得让人心酸,老师董其伟不得不“逼”着学生吃鸡蛋,“吃,吃,吃了长身体、学习好,一会我要来检查,看看谁的课桌里没有鸡蛋壳。”

  校长华增福说,山区的孩子们普遍身材瘦小,“个头、体重,跟你们那的学生没法比,营养跟不上,不光身体发育慢,还会影响学习,你就看这个鸡蛋,你们那的学生可能都吃厌了,我们的孩子,一天一个,想都不敢想。”

  牛奶原来是这个味道

  让薛香措咽口水的,还有同学董仁增嘴角挂着的牛奶。

  “阿姨,牛奶原来是这个味道啊!”第一次喝牛奶,董仁增先猛喝了几口,然后一点点抿着喝。

  “什么味道?说说。”

  小家伙紧紧抓着牛奶,歪着头,笑了半天,“就是,就是,反正很好喝。”

  “以前没喝过牛奶吗?”

  “没!”喝牛奶的几个孩子,一起喊着。王成兰拉了拉我衣角,“阿姨,我喜欢喝,就是还没喝习惯。”

  “你们在家,都喝什么呀?”

  “水、菜汤、土豆汤还有面汤。”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牛奶喝,太幸福了。

  像是约好了一样,喝了几口后,孩子们纷纷把牛奶藏进了课桌。

  “太好喝了,留着慢慢喝。”郭洪学把牛奶放好,又掏出了馍馍。

  “想不想每天都有牛奶喝?”

  “想!”董仁增的声音最响亮,“阿姨,牛奶应该很贵的,我们能每天喝到吗?”

  孩子们就着雪花吃饭

  学校里没有食堂,王君捧着饭盆,小心翼翼走在雪里,走到寝室外的屋檐下,站着吃饭,边吃边跺脚。

  他把小脑瓜埋在饭盆里,“学校的饭比家里的好吃,这里有肉,家里只有土豆和馍馍。”

  和王君一样,大部分孩子都在屋檐下吃饭,边吸冷气边吃饭。雪下得很急,斜斜飘进孩子们的饭盆,没有人在乎,都埋头吃面,连汤水也喝个精光。

  “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王君放下碗,认真想了想,“希望快点暖和起来,在外面吃饭就不冷了。”

  那天中午,中坝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吃的也是“土豆大肉面”。学校倒是有个小食堂,4排桌子,一次能容纳50人吃饭,但对全校360名住校生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孩子们鱼贯而入,打完饭后一溜儿蹲在食堂门口,食堂门口蹲满了,再站到屋檐下。蓟晓春和几个同学,干脆趴在室外乒乓球桌上,用瘦弱的背脊挡着雪,哆嗦着吃饭,“阿姨,你们有食堂吗?能坐着吃饭吗?我(露天吃饭)吃了3年了。”□本报记者 张文华 文/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