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讲台上,额头上满是汗水
今年4月末,沈陶鑫和班上的几个同学,经常看到曹瑾趴在讲台上,用手捂住肚子,额头上满是汗水。
“有一次,我们看到曹老师蹲在办公室的角落里,站都站不起来,我们问她‘怎么了’,她只是说‘没事没事’。”沈陶鑫回忆道。
“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不然会拖出大病。”五一假期期间,看着好不容易才回一次家的曹瑾吃不下饭,脸色也不好,父亲曹长华也察觉了问题。
“学生马上要毕业考试,现在太关键了,考试一完我马上就去。”曹瑾对父母说,她手头的毕业班学生考试在即,从学校到县医院检查身体,来回坐车坐船至少要耽搁三四天,会很影响孩子们的复习。
5月3日,曹瑾出门时,夫妇俩再次叮嘱她到医院检查,曹瑾应付了句“知道了”,但回到学校后,她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曹瑾的男朋友、平河小学老师周志军发现,进入六月份,曹瑾越发吃不下饭,每天只能喝几口稀饭,腹部疼痛也越来越频繁,人瘦得只有70多斤。
“她非要等考完试再去医院,太倔了,我劝了几次,但都遭到拒绝。”周志军哽咽着说,不管身体状况多差,曹瑾都准时上课,考试前还经常为学生加班复习,挑灯上夜课。
6月21日,曹瑾固执地参加了毕业班考试监考,这一天她连半碗稀饭都没喝得下。紧接着她又参与了批改毕业生考试试卷,撰写年度总结,1到5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监考等工作。
作为巫山县“留守儿童营养工程”试点学校,关于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大下访工作,是暑假前的一个重要工作。
7月2日,曹瑾参加了大下访,没走几里路,突然感觉天昏地暗……
第二天,曹瑾被曹长华和周志军搀进了巫山县人民医院,由于病情严重,几天后,转至重医附二院。
“恶性淋巴瘤晚期!”曹长华看到诊断书几乎晕了过去。
11日,医生将曹瑾腹中碗大的肿瘤切除。但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癌细胞扩散到肺部,导致她肺部感染严重积液,并且在血液中检测出大量的癌细胞。
曹瑾的手术医生张建波遗憾地说:“虽然是恶性肿瘤,但如果在发现肚子疼痛时就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效果肯定会更好。如今癌细胞扩散,给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曹瑾已接受第一个疗程的化疗,但医生发现效果并不理想,随即采取了第二套方案,加大化疗剂量。如果此次化疗成功,接下来将通过治疗白血病的方式,对曹瑾进行骨髓移植。”重医附二院专家娄世峰说。
恶劣的天气与贫穷的孩子
记者来到了曹瑾曾经坚持上课的教室,由于天气炎热,教室里热得让人窒息。在平河小学的一个小储藏室里,记者看到,用于留守儿童过生日的长蜡烛,早已被融为一团。
当地乡干部介绍,平河乡海拔只有100多米,是嵌在高山中的一块低地,这里夏天出奇闷热,冬天又异常寒冷。
“整个6、7月,我们这里都酷热无比,教室里没有空调,老师们上一天课下来衣服不知道要汗湿多少回。”平河小学党委书记陶举元说:“平河乡不通公交车,想要去县城要先步行或乘摩的到几十公里外的大昌镇,像曹瑾这样的年轻老师舍不得坐摩的。”
“最痛苦的就是去家访,有的学生家离学校二三十公里,去一次都要好几天,走得脚经常肿。”向小敏告诉记者,每个月她和曹瑾都要去学生家家访,周五和学生走回家,周六家访一天,周日再和学生一起回学校。
崔娟娟(化名)家住距平河乡25公里的郎子村,是曹瑾班上最贫困的学生之一。崔娟娟的父亲长期有病,母亲在家务农,家里多是坡地,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崔家一家4口住在土坯房里,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院坝里饲养的几只土鸡和一头猪。
2011年5月,为了不让崔娟娟因贫失学,曹瑾带病陪着她走了6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了崔家,坐在崔家的院坝里,曹瑾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里的贫穷程度你可能有所耳闻,孩子们没钱吃饭的现象十分常见,一些留守儿童还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向小敏说,冬天里有一些孩子没有棉衣穿,有的只穿着一两件单衣,但这些娃儿又非常有自尊心,上课时咬牙忍住寒冷不作声。
记者在曹瑾担任“爱心姐姐”的女生寝室发现,阳台下摆着两排学生的破旧鞋子,不少鞋子表面都有小洞,其中一只女式小凉鞋的后跟还少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