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海外中文读者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是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驻外机构人员心目中的“家书”。对外报道只有贴近中国基层实际,才真实可感可信;语言文字只有充满“乡土气”,才有“家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真实是靠细节和现场说话的,“乡土气”是要身临其境才能捕捉到的。为此,作为本报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端,本报今天推出《海外版记者走基层》栏目,陆续刊发海外版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现场报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短小、鲜活的报道,带领海外读者到社区人家去解码“和谐社会”的基因,到工矿企业去探寻“中国制造”的奥秘,到农村乡镇去感知“新农村”的变化,到教学科研一线去倾听“科教兴国”的脉动,到涉外窗口去感受“民间外交”的活络……
敬请读者关注。
8月20日,星期六,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学院大楼5015教室里传来了大声朗读的声音。对外汉语老师赵秀正在给她的两个韩国学生讲课。
两个学生名字分别叫文栀香和金平南。相比较,文栀香的中文说得稍好些。
赵秀讲课喜欢用手势,为了照顾水平稍差的金平南,她放缓语速,教学生一字一字地学。当说到量词“一件”时,她转而指着桌子,拖着长音问金平南:“‘桌子’用量词说,一什么?”
“一辆。”
一旁的文栀香捂着嘴笑起来,跟赵秀一起纠正道:“一张。”接着,赵秀又带着两个学生重复念了几遍“一张桌子”。
“小时候听收音机,听到一种很有韵律,像音乐一样好听的语言,后来知道这是中国话。”文栀香对记者说,因为喜欢学语言,小时候她梦想当一名外交官。去年游完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西安等地后,她对中国文化越发感兴趣。
受金融危机影响,本想读研究生的她来到中国,如今一边做兼职,一边上汉语写作课,期望不久后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感觉写作课很难,听相对简单,你的话我都能听懂,但自己表达起来有些困难。”她告诉记者。
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金平南,今年5月底来到中国,打算在这里学习两年汉语,接着找一份工作。“世界上说汉语的人最多,有很多人在学汉语,所以学好它可以听到很多人的思想。”他说。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到1亿。除了大学教育外,国内一些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在暑期显得格外火爆。
周六上午10时,记者来到一家名为“BLI”的汉语教学机构。六七个房间正同时上课。来自乌克兰的女学生苏丹纹翻开了桌上的课程讲义,她的汉语老师冯志峰开始给她讲起了“转型期的房地产市场”。这不是在上经济学课程,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高级阅读课。在这间房中上课的学生只有苏丹纹一个人,这是现在汉语教学中常见的“一对一”教学模式。
每次课前,冯志峰都会把近期热门话题整理成讲义,其中的关键词用黑体标出,供学生反复练习用。
苏丹纹与老师的对话显得相当流利。她一边听,一边在讲义上勾画着,有时在本子上记下关键词。间或有听不懂的词语,她顿了顿呈疑问状,此时,冯志峰会重复着多念几遍。
苏丹纹先后在美国和法国读大学,大学课余时间学了三年中文,去年在四川大学又学习了一年。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国外读完大学来到中国深造,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习汉语。学好汉语,有助于在中国找一份好职业。”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章琼说,“或者方便自己在中国更好地开展工作。”
苏丹纹现在在一家名为“中国教育行动”的非盈利组织从事公益活动,招募中国和美国的名校毕业生去中国贫困地区支教。仅今年初到现在就已招募了150多个来自中国各个名校的学生,去广东省、云南省的一些贫穷地区教书。课后谈到这里,她面露得意的笑容。
当师生二人声情并茂地操练着汉语时,记者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瞬间。11点半,周六的一节课结束。 (记者 李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