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抓学习让孩子过度焦虑*
问题:有的父母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升学和前途,激烈的竞争从小就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而我们对孩子从小的教育恰恰缺少独立成长的培养,缺乏正确的支持、引导。
案例:佳禾是某重点高中的学生,父母从事教育工作,可能这个缘故,他们对佳禾的学习一向要求严格。佳禾也很争气,从小学起就一直特别爱学习,成绩优 秀,中考成绩640多分,高中成绩也是班里的佼佼者。就这样,爸爸妈妈还生怕他 的成绩掉队,每天晚上爸爸都要陪他学习到半夜12时,早上5时妈妈就会按时叫他起床。由于太过紧张,十几岁的佳禾,头发稀稀落落。某次因为测试成绩不理想,回到家他就用头不断地撞墙,晚上学习到凌晨3时,早晨5时还让妈妈叫他起床,这样的情况延续了3天,妈妈有点受不了,哭着说:“这可怎么办?都是高考害了我孩子。”
性格内向的佳禾,特别不善于和人交流,在学校经常和同学打架。一次拿着板凳和同学打架。还有一次他一个人和几个同学打架输了,回到家不敢让爸爸知道,悄悄问妈妈要300元钱,称要雇人打同学。佳禾的行为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担心,老师多次要求家长把他领回去。爸爸对其采取权威管教的方式,他不吃这一套,妈妈好言相劝,对他犹如隔靴搔痒。高三时,佳禾只好转学,但很快又和班里一个男生 发生打架事件。
心理解析:由于父母从事教育工作并且家住学校,孩子不用跑校,所以让孩子没有距离感,生活的惟一中心就是学习,加之父母向孩子灌输的重点就是学习、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造成孩子缺失生活情趣、没有同伴,生活环境里只有父母、老师。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孩子是否真的快乐,父母不知道。还有父母陪孩子 学习,实质上是一种监管。由于父母的这种监管,使得孩子的学习完全丧失了目标性。至于学习的意义、目的到底是什么,父母从不告诉孩子。孩子也根本不知道为 什么要学习,只是一味地强化脑力劳动,体会不到丝毫的生活乐趣。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缺失心理健康的营养。
孩子的打架行为,同样是心理不健康的外在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发育 时期的孩子会产生很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由于父母缺乏正确的行为引导,缺少交流,孩子的人格障碍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行为障碍,情感无法正常宣泄;还因为语言 表达能力差,不会与人交流,打架便成为他转嫁烦恼的主要方式,严重的会出现自 残、自伤行为。
父母对孩子权威式的管教并不适合青少年的成长。必须重视在孩子心智的成长 过程中家长的作用,父母如何切合实际地为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面对问 题时别人该如何调节。父母让孩子转学,其实是换汤不换药,问题依旧存在。所以 家长不要找外界的原因,还是要在自身寻找根源,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 身心问题不能逃避,要极力进行关注和行为调节。
温馨提示:活着的目的是否就是为了学习,父母要给孩子讲清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疏导,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孩子,只要学习好,成绩出色就行。
要知道,学习好坏与幸福指数并不密切,健康成长则关系着人一生的幸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