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缺 开启半生教学生涯
陈汉忠是南安诗山玉浦村人。1988年,他20岁,高中刚毕业。美洋分班的一名教师外出经商,他便顶了空缺,月工资60元,开始了教学生涯。
“刚来的时候条件比现在差”,陈汉忠指着墙角的一张简易黑板说,当时学生们挤在一层低矮破旧的平房里上课,住的地方阴暗潮湿。每逢下雨,大家最担心的是山体滑坡把学校埋了。
1992年,华侨黄仲咸捐资修建了现在的教学楼,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课程多出不少,老师却走得只剩陈汉忠和林惠敏。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林惠敏教语文,他则负责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其他所有课程。
美术课是陈汉忠比较拿手的课程。他自小喜欢画画,记者在墙壁上看到几张人物素描,惟妙惟肖。但他说,现在没时间,只有教孩子们时才画。
但计算机课让陈汉忠最烦心。“现在教育资源讲究共享,很多好的教学资源都在互联网上,不能上网,学生看不到,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陈汉忠担心地说。
在二楼转角处的墙壁上,挂满了夫妻俩与历届学生的合影,他们有些继续上了大学,有些创业当了老板,其中一个还是南京大学博士。
憨实 “骗”来一生伴侣
“没有我的支持,他肯定撑不下来”,说到这24年的坚持,这个四川“辣妹”林惠敏笑称。
陈汉忠与妻子林惠敏是经人介绍认识的。1990年,林惠敏刚高中毕业,两人互通书信半年,林惠敏就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庄。
“一来就觉得被骗了”,林惠敏笑着说,之所以没走,是看中陈汉忠为人实在。再看他对学生的态度,便知这人值得依靠。
受丈夫影响,林惠敏也帮着带些课程。第一次上讲堂的前一晚,她一宿没睡着。第二天进教室时,她说自己既紧张又兴奋,几十双稚气又专注的眼睛,让她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责任。
因为不断有其他老师离开,他们俩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孩子出生不久,我们夫妻俩忙着上课,只能将小孩装在洗衣服的大桶里,放在教室外头。孩子在外头哇哇地哭,心都揪紧了,课还得继续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