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小升初群体非理性择校凸显 名校需大力控制班额

2011年12月15日 14:43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教育公平是近年来的热词。这个词热了,我们应该高兴,因为相对于衣食冷暖,教育公平显得上了层次,社会关注到教育公平,表明我们的经济发展得不错。《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也提出:教育承载着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保障和手段之一。

  1997年之前,北京市小升初须考试。此后,小升初取消了全市性考试。第一步是改为大派位,以距离初中校的远近为原则划片入学。后来,政策有些微调,准许名校办民校。于是,社会上多了一批民办公助校或公办民助校。再后来,知名高中基本也都恢复了初中招生,体改校完成了历史使命,要么公立,要么民办,当然回归公立的多。近几年,小升初出现了多种途径,大家熟知的是主要以下几种:推优、派位、特长生、共建生、民办校招生等等。这些方式充分考虑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是迄今为止我们最高智慧的体现,目前没有比它更好的方式了。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政策。“可选择性”也是民主社会、进步社会的体现,兼顾了教育公平和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性。

  需要说明的是,择校体现出来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教育公平的内涵,大致包涵三个层次:①确保人人都有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点我们做到了。②提供相对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注意,这只是相对平等。③教育成功的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注意,这也只是相对的均等。

  当下的问题是,群体非理性择校凸显。有的孩子家住天通苑,上学在崇文门附近,孩子每天上下学奔波4个小时,这样的孩子常年睡眠不足,早餐都是在父母的车上吃的。有的家庭则请专门的司机接送孩子。有的考上了家门口区重点校的实验班,还要动用各种关系上市重点校的普通班。有的家长不顾自身学业实际情况,动用各种关系把孩子送到顶尖名校,最后孩子学习跟不上,身心疲惫,甚至精神错乱。我们要认可择校的必要性,更要树立理性择校的观念。

  第一,择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公平和选择学校的机会,但学习成绩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意义,不是家庭幸福的唯一筹码。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时刻都是学习的机会,要坚持终身学习。陶行知说得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有性格才能决定命运,其他因素包括教育背景、个人气质形象、出身等只能影响命运。不要把学校教育看得太神圣了,它只是让人走向成功的道路之一。

  第二,选择适合你的学校。原则即“跳一跳够得着”。

  北京八中初中做过一项调查,90%的孩子初一入学时排在什么位次,中考一般还在那个位次,位次有巨大变化的不多。

  名气大的学校一般是好学校,但名气小的未必不是好学校。地大附中名气一般,但这所学校的“加工能力”极强,对照考生高中入学成绩在海淀区的排名,这里的孩子高考平均前进2000名左右,最优秀的考生能前进6000名!市教委推出了部分“身边的好学校”,这些学校择校时值得考虑。海淀区有一对孪生姐妹张光璎、张光珞,都是特级教师,也是海淀教研员,在海淀教育界有影响。按理,她们为自己的孙辈找个名气大的学校不成问题。但她们为孙子挑的小学就是身边的学校。张光璎老师的孙子小学上的就是二里沟小学,在那里,孙子们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品学兼优,高中都考上了人大附中,上了好的大学。还有人做过调查,说不同层级学校的毕业生自信心都差不多。

  第三,要权衡择校成本,建立择校的补偿机制。

  再好的学校,路上来回花4个小时都不值得。

  再好的学校,班额超过60人就不值得择校。

  再好的学校,一次择校费要花去家庭一年的收入就不值得。

  怎样建立择校补偿机制?对于普通家庭和一般孩子来说,没有条件择校,家长可以与老师多交流,让老师与家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互动关系。尤其是小学生,老师多拍拍某个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脑袋,孩子都会觉得受到的关注和鼓励更多。

  和谐的家庭孩子大都成长较好。鉴此,建议没有条件择校的家庭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未能择校的补偿。

  第四,社会要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化解择校压力。

  政府在缓解择校压力上要积极作为,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进一步缩短校级之间的差距。当然,也不能削峰填谷,破坏教育生态。

  要真正推行小班教学,尤其是名校要下大力气控制班额。俄罗斯立法要求学校班额控制在18人至20人,小学18人,初中20人,高中19人这个做法值得借鉴。(老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