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的路上永远年轻”
“虽然大家都称我是年轻院士,实事求是地说,从年龄上讲,我已经不年轻了。但在学术的道路上,我感觉自己还是一名新兵。”李建成对未来的学术发展依然充满期待。
有研究表明,25~40岁是人生体力和脑力的黄金时期,是人最具创造力和最可能出杰出成果的时期。据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159人次,他们做出自己的代表性工作的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占29%,30~40岁的占67%,40岁以上的仅占3%。
“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以数学这个学科来说,一般30岁就要出成果,作为工科,最容易出成果的就是35岁到45岁这一阶段。其实人一生最辉煌的年龄就在30~40岁,随后体力脑力都逐渐下降,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而以往,我们可能习惯了大器晚成,但那其实正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坎坷之处。”
在张小红看来,李建成那一代学者的幸运,还体现在当他们处于科研的起步阶段时,“量化考核”之风还没有席卷高校,大多数学者不用像完成任务一样“每年出成果、发论文”,能够在30岁到40岁这段黄金时期,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
李建成的成果之一“大地水准面精化”,即通过卫星定位技术一次性精确测出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建立数字化基准,彻底改变了传统依靠人工标石定位的做法,这一技术的巨大价值已经在汶川大地震中凸显出来。
救援中,建立灾区应急通道、监测堰塞湖水位等工作必须依靠精确定位,然而地震令灾区地形发生巨大变化,若按传统办法重新测量确定,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采用“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仅用15天,李建成就重建了灾区“数字化基准”,对抢险救灾及后期重建起到巨大作用,这一技术也在后来的玉树、舟曲地震救援中发挥功效。
但这一成果的完成,花费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曾有同事感叹,都说是十年磨一剑,而李建成磨一剑需要二十年。这个速度显然不适合被量化考核检验。
学术不能“一步跨越”
在张小红看来,年轻学者也要对自身有准确定位。
“学术不是种庄稼,不是播下种,施了肥,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就能有收成。学术需要积累,才能厚积薄发。现在国家和很多单位也开始意识到,不能再倚重量化考核,要求年年出成果,那样即便出了,也可能是很多低层次的。所以我认为,关键就要看个人是不是急功近利。是选择每年出一点小成果,还是选择沉淀三五年,做出真正有影响力的东西。”张小红说。
对于年青一代的量化考核之困,李建成也坦言,虽然不能武断地说现在的教育制度和科研体制不利于培养科学家,但急功近利的思想确实存在,体现在评价体制上,就是过度强调文章、过度强调国家奖等等。
“应该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融入国际学术界的主流,所以大家都很着急,急着要出成果,很多时候就忘记了科学发展首先要做的其实是基础性的东西。”
“但学术跟很多东西不一样,它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我国历史上偏重人文的发展,科技发展直到辛亥革命后才规模化地引入,时间只有短短百年,应该说,取得的成就已经不小了,但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不然可能适得其反。”李建成告诉记者。文/图 本报 驻上海记者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