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女教师网络求助为贫困生募集学费 6年募捐272万(3)

2011年12月16日 16:4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网聚真情成立助学团队

  在坚持助学的路上,“英子姐姐”也曾遭遇质疑,有人说她不务正业,有人说她多管闲事,有人说她为自己捞钱,但更多的人给予了她支持与鼓励。刘发英说:“如果没有亲人、同事、朋友的鼓励和帮助,我很难坚持下来。”

  去年11月,刘发英建起了自己的网站——“英子姐姐”助学网,并成立了一个助学团队。她的爱心助学团队也发展到有21名固定成员,其中既有普通教师、偏远山区的学校负责人,也有退休干部、知名作家、省级劳模等,大家都是无偿服务。

  白沙坪小学的田太合老师,就是“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走访组的成员之一。他说,走访时,因为途经的都是山路,只能靠步行,遇到下雨天,容易摔跤,甚至有时会从山上滚下来。刘发英说,身边人的坚持总是让她很感动。

  团队的力量也让“英子姐姐”助学网得以壮大。

  网站刚建成时,一些人想资助,但是有点怀疑。为了筹集更多的助学款,刘发英有时候要和“准资助人”磨一晚上的嘴皮子,对方才相信她。

  为了赢得持久的公信力,她带领志愿者团队倾注了大量心血。

  例如,通过摸底走访核实过的信息,“英子姐姐”会亲自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发布到网上“待资助信息”板块,网友只要点击这个板块,就能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选择自己的资助对象。资助人钱一到账,“英子姐姐”首先就会把“待资助”学生转到“已资助信息”板块,公布该学生资助人的网名、资助金额等。随后“英子姐姐”团队会把钱送到受助学生家里,学生或学生家长必须亲自签收,学校老师等代收的,必须留下代领人电话。送款时,“英子姐姐”团队会给受助学生抄下资助人的电话、地址,要求学生期中期末、过年过节必须与资助人联系。而团队中的法律顾问、湖北仁辉律师事务所律师则负责电话回访,抽查资助款是否真正到位。

  在刘发英家里,记者看到了12大本厚厚的“爱心账本”——分学期建立的助学登记册里,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地址、电话号码、QQ号、金额、受捐学生姓名、学校、年级等重要信息。全部汇款还有复印件存档。刘发英说:“我这6年资助的所有学生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不会弄错或重复资助。”

  家人的支持也使刘发英获得了坚持的动力。

  “英子姐姐”的丈夫叫覃守龙,是一名中学教师。起初,他对妻子的网络助学并不太理解。覃守龙说:“毕竟她因为做这个事情对家庭的照顾少了一些,我一度不太支持。有时候,我还劝她干脆暂停下来或放弃。”

  可是,当妻子遇到困难时,覃守龙还是会挺身而出。

  2006年秋季起,“英子姐姐”收到的爱心汇款越来越多,这些钱需要尽快交给学生。当时她在白沙坪小学当校长,还分管附近5所学校,工作十分繁忙,于是取款任务落到了覃守龙肩头。从学校到镇上有好几里路,多的时候,他一天要跑四五趟。

  2008年春季开学时,一位老人领着8岁的孙子,带着20个土鸡蛋,赶了几十里山路,特意到“英子姐姐”家表示感谢。夫妻俩十分感动,塞给孩子50元钱,还找出一包儿子的衣服给祖孙俩带回去。

  这件事对覃守龙触动很大,他深深感到妻子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从此,他心甘情愿地当起了“义务取款员”,风雨不误。至今,覃守龙已经为此骑坏了两辆摩托车。

  谈到儿子谭时,刘发英觉得愧疚。目前,谭时在长阳县一中读高三,虽然父母都是教师,他却很少得到父母的辅导,成绩只是中等。刘发英说,有一次,儿子的衣服扣掉了,他不是找妈妈给他缝补,而是很自然地找爸爸,丈夫覃守龙似乎也已习惯了又当爹又当妈。

  刘发英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那是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间。

  2007年,刘发英的父亲中风偏瘫,哥哥因车祸高位截瘫,公公被查出患有癌症。当年秋天,丈夫也从资丘调到县城一所中学,夫妻俩相隔数十公里,来回一趟需要一天时间。每到放假,刘发英不得不在4个亲人之间奔波。那时,她的网络助学事业进入拓展期,资助人数不断上升,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她身心俱疲,情绪低落,动了放弃的念头。这种情绪被与他一起捐资助学的志愿者们发现了,大家轮流劝她,并发动了更多身边的人来支持助学,“英子姐姐”终于在众人的帮助下挺了过来。

  此后,刘发英得到的帮助并没有停止。就在今年2月12日,在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就读的博士生冯冠军来到长阳,看望刘发英及他资助的学生。冯冠军说,他希望成为该助学团队在韩国的义务联络点,发动身边的朋友们也都来支持“英子姐姐”的事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