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年一度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如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与往年相比,1500名参会者的阵容更显庞大。卡塔尔最高领导人埃米尔哈马德与王后穆扎塔也亲临现场,以示对教育的支持。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改变社会、改变教育”。在当前欧债危机、经济不振、多国青年就业率下降的背景下,教育被人们寄予厚望。“现在,全球教育投资达到2.46万亿美元,但是为什么仍有8700万年轻人没有工作、6700万儿童上不了学?”“为什么变化如此之难?”“如何才能让教育走出低效?”在不同的会场里,从政治家到普通教师,都在讨论教育改革与创新。
教育改革要让所有孩子受益
“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教育能改变个人生活、改变社会,使国家联系起来。教育是多层面的,能给人以思考能力、自信心、安全感、归属感。高质量教育能让年轻人以开放、自信的态度面对未来。”致力于推动教育发展的卡塔尔王后穆扎塔指出。
“在南苏丹,世界第193个国家,许多妇女带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界,这些母亲说要为孩子找到学校和老师。”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提醒与会者,世界上还有许多孩子没有享受到应得的教育。
“教育改革要让所有孩子受益,但是现在投资却没有收益。”英国培生集团首席教育顾问、曾任麦肯锡公司全球教育实践主管的米歇尔·巴伯尔指出:的确在现代管理思维之下,教育的低效常常为人诟病。因此,当前以英美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以投资-收益为衡量准则,以强调绩效为特点的教育改革。据澳大利亚总理办公室副主任汤姆·本特利介绍,现在澳大利亚正在实施“为了下一代”教育改革,通过增加政府、学校、教师信息的透明度,使公众获得学校表现的情况,促进教育系统的自我完善。
不过,印度尼西亚教育部副部长法斯里·贾拉尔提醒,教育政策应该让教育更有反馈性、包容性。“现在的教育往往是排他性的,给人的感觉是有些孩子没有能力适应学校的要求,没有能力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者存在问题。学校应该是社区,而不是产业,不应该标准化所有考试,这不符合人的发展需求。”
教育改革必须具有长期性
“我们谈教育创新是否太多了?”“教育到底能否创新?”面对热议,有人在进行冷思考。
美国微软公司教育事务部门负责人安东尼·萨奇托用数字说话——过去10年高等教育人数从1亿增长到1.5亿,这对政治经济都会产生影响。“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预期,学生、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即使比较成熟的教育体系,也面临不断变化的需要。比如,人口老龄化可能给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对于“全面系统教育改革”的提法,法国国民教育部部长吕克·夏岱尔持保留态度。夏岱尔说,有时候面对选民,政治家总希望能提出一种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法国在2007年大选后,就推行了全面改革,明年法国又面临大选,教育仍然是重要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改革更应该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日积月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夏岱尔说。
“教育改革必须超越政府任期,改革要有优先、有重点,同时改革应该是长期的,不要随意变。”米歇尔·巴伯尔根据麦肯锡公司对全球教育最佳实践经验进行的总结指出。对此,波兰公民教育中心主任亚切克·斯特米克尼表示赞同。“过去20年,波兰教育部长换了10任,但大的教育发展方向一直保持,我想这是波兰教育保持高质量的重要原因。”
教师不认可的改革无法推行
“在法国,如果违背民意,政策根本无法推行。特别是教师没法消化的改革,不会是好的改革,”法国国民教育部部长夏岱尔的一番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波兰公民教育中心主任亚切克·斯特米克尼说:“教育者不应该等政府去改革。如果是中央要求教师更关心学生,这样一级一级传达下来,很可能政策就扭曲了,这种改革就是表面化的,政府要给教师留有空间。”
夏岱尔接着说:“现在法国致力于放权。目前,有300所初中在招聘教师和设置课程方面完全自主。我们以实验的方式改革,因为如果突然跟所有学校说‘你们去自主发展吧’,人们很可能会反对,会出来游行。所以我们从小范围、从地方开始,最后变成从下到上。”
虽然各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问题,但是改革者大多持乐观态度。夏岱尔认为:“实际上,教育者、教师是最早、最积极呼吁改革的,他们的确更了解学生,因此改革中要形成联盟,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总的方向、战略、标准,剩下的留给教师去做,并且让家长也加入进来。教育体系的改革是可以实现的。”
巴西联邦议员克里斯托凡·布瓦克认为,“不仅教育需要创新,政府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管教育的人不懂卫生、管卫生的人不懂教育,而新一代教育领导者应该是跨领域的。”(记者 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