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真会捏泥人;孩子王,真会管孩子……”这是王家幼儿园的孩子们最爱唱的顺口溜。你若问“孩子王”是谁,家长们会自豪地说:“我孩子的老师王光久!"
“爷爷,爷爷……”“大王,大王……”走进山东临邑县兴隆镇王家幼儿园,循着清脆的童声,记者看到,被唤作爷爷的人身上“挂着”许多孩子,背上一个,怀里一个,抱着他腿的两个,拽着他胳膊的还有两个,像《葫芦娃》中爷爷和他的葫芦娃们,也像花果山上美猴王和他的猴子猴孙们。
山东省临邑县兴隆镇优秀教师王光久今年50多岁,挺直的身板,花白的头发,一副质朴的农村老汉模样。提起他,村里的人都会伸出大拇指。
他一年救了仨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谢谢你,要不是你,俺娘和俺孩子就没了……你的大恩大德俺一辈子也忘不了!”2011年10月17日,兴隆镇刘辛村村民康健将一面“舍己救人、恩重如山”的锦旗送到王光久老师的手中。
镜头闪回至2011年10月15日下午,王光久夫妻俩趁周末到本镇刘辛村看望闺女,下午4点多钟忽然听到有人喊:“有人掉湾里啦!”听到呼喊声,王光久起身便往河边跑,循声望去,见有一个孩子在水面上时沉时浮。他顾不得脱掉身上的衣服,纵身跳入3米多深的水塘,游到孩子的身边,试图用双手将孩子举起,却被重重拖入水中呛了好几口水,王光久这才发现水中还有一个老太太在抱着这个孩子。
“救孩子要紧。”浮出水面的王光久深深吸了一口气,紧紧抓住孩子的肩膀,拼命向岸边游。一米、两米、三米……只有七米多远的距离,王光久足足用了六七分钟的时间。距离岸边还有三四米远的时候,他几乎游不动了。这时,王光久的老伴递过来一根两米多长的木棍,他抓住木棍在闻迅赶来的村民帮助下把孩子救上岸。此时,王光久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但他又一次潜入刺骨的水中,将已沉入水底的孩子奶奶救了出来。经过紧急救治,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看到祖孙俩没事了,王光久一声没吭就穿着湿淋淋的衣服离开了。
“事情发生后,他并没有声张。直到10月17日上午,家长送来锦旗我们才知道。”王家幼儿园的李老师说。
事后,有人问他救人时是咋想的,他说:“啥也来不及想,只是想救人要紧。”
这已是王光久在2011年第二次救人了。第一次救人发生在正月初五下午,那天,他到本镇老屯村走亲戚,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掉到鱼塘的冰窟窿里,只露着头在大哭。他一边脱掉棉衣一边向孩子跑去。当把孩子救上岸时,孩子的爷爷也赶到了,一再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他只说了声:“不用谢,抓紧抱孩子找大夫看看吧,救孩子要紧。”就穿着沾满泥水的衣服离开了。
回到家,老伴儿不解地问:“咋走个亲亲,还弄得跟泥猴儿似的?”他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在老伴儿的再三追问下,他才说了事情的经过,老伴儿担心地说:“孩子都能漏下去,你就不怕漏下去?”王光久说:“你看你,怨我不和你说,说了你就担心,我这不挺好的嘛!你忘了我有绝活,在冰窟窿附近踹踹冰,冰不响我就走着过去,冰响我就滚着过去,漏不下去的。”
直到这次又救了两个人,记者采访王老师时,老伴儿不小心说走了嘴,大家才知道。为此王老师还埋怨了老伴儿好半天。
“王老师真是活雷锋,走哪儿,好事做到哪儿。”兴隆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冯建军称赞他说。
“我们大王上电视了!我们大王是个大英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
如今的王光久,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却依然是学生心中最可亲“爷爷”,同事眼中最可敬的“王老师”,乡亲们眼中最踏实的“老王”。成名,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驱使他做这些事的,是自己善良的本性,而不是名与利。
“壮举突发于瞬间,行为产生于必然。”“王老师的救人之举,不是偶然的,是他的爱心与责任心使然。”熟悉王老师的人都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