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毕业生回乡做了5年送气工 自称无愧于校训
“武大录取通知书,就像一张船票,我上船了,看到了沿途的风景,靠岸了,我就下来了。”
——易开发。
26岁的易开发,2003年曾以大冶一中文科状元的身份成为北京大学的落榜生,被迫调剂到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2007年后曾铁心留在繁华大都会上海,立志像姐姐那样在上海扎根并定居下来。哪怕只有月薪1000元,他仍觉得还不错。
可是,家里接连出了几次意外,他突然回到家乡大冶市保安镇,“郁闷”地做起送气工。5年过去,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坦陈当年为何做出这样饱受家乡人嘲笑的决定,透露未来定居武汉的梦想。
还乡记
“送气员证”随身带
大冶市保安镇,和中国绝大多数乡镇一样,不大,集镇从一端走到另一端,也用不了多久。
19日,天气炎热,位于镇中的一栋5层小楼,这是易家的房子。在3楼,电扇呼呼地吹,易开发一家刚刚吃过午饭。
小楼的一层是一间不大的商铺,卖的是厨具和其他相关的商品,门口挂着大大的招牌——灌气。5层小楼、家里做点小生意,在这条街,这样的家庭再平常不过。因为有了易开发的存在,易家与其他人家有了不同。
走出这条小街,他用了17年,但再次回到这里,却只是4年之后。
略显发福的身材,纯色的T恤、沙滩裤、拖鞋,上面粘上了点点油污,黝黑的脸、长满老茧的手,只有鼻梁上的那一副近视眼镜,还能说明易开发曾经是个读书人。在镇上,他是学历最高的人——武汉大学双学士学位获得者。
因为工作的需要,即便在家里,他的身上也随时背着一个斜跨的帆布包。记者到访时,他很坦然地拿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小证,内页上三个红色的大字“送气员”。
“非典”让他错过北大
在易开发26年的人生经历中,两个年份他记得最清楚,2003年和2007年。
前者,是他高考的那年,非典肆虐;后者,是他大学毕业季,也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年。
人生的关键时刻,与天灾人祸的巧合,他时常感叹天意弄人。
2003年的高考,没有任何意外,他以597分的成绩,成为省重点大冶一中的文科状元。一直以来,他的目标也只有北京大学。对于自己的成绩,他也有足够的自信,填报志愿时,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大学。因为这个成绩,在平常年份足以进入国内最一流的大学。
但非典来袭,令他万万没料到,北京大学当年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减少,他意外落榜了。好在,武汉大学作为他的第二志愿接受了他,只是,他没能进入自己喜欢的金融专业,而是被调剂到了编辑出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