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勿对早恋围追堵截 家长可对孩子开展性教育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29日 14:32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陈一筠 重庆科技馆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陈一筠 重庆科技馆供图

  人物简介:陈一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一筠接受专访

  近日举行的“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研讨会”发布调查报告显示,41%的中国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渠道集中在网络,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社交网络和论坛等。

  “加强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刻不容缓。”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一筠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现在还没有性教育,只有健康教育或者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也可以坦坦荡荡,不要遮遮掩掩。

  现状:

  羞于启齿是性教育绊脚石

  记者:对青少年青春期的性教育一直是家长头疼的问题,也是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您如何看待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现状?

  陈一筠:我国研究性教育的专家集中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还停留在生理层面。实际上,性教育应该和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学结合,关系到精神人格、文化道德、社会价值等多方面。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处在拓荒阶段,已经青黄不接,专业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很少。我现在已经73岁了,身边最年轻的研究伙伴也是50多岁。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没有性教育,只有健康教育,或者青春期教育,普及的是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和道德教育,不是在社会人文的层面进行,这样的性教育是不成功的。

  记者:我国推进青少年性教育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陈一筠:数据显示,目前青少年“性待业期”延长,青少年12~14岁进入青春期,但到结婚还要经历10到15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待婚期”和“性待业期”。而这段时间青少年的性教育却常常处于空缺状态。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大,人们总觉得性是一个难以启齿话题。在家庭,家长观念滞后,对于性的话题羞于启齿,认为性是无师自通,或者担心刺激孩子早熟。同时,不少家长本身也不具备青春期性知识。

  学校方面也疏于性教育,性的话题在学校层面的教育推进很有难度,而相关教育部门本身的观念也有待打开,性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引入,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有限。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