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贵阳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纪实:新居起 产业兴

2011年02月12日 14:32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明天我们村里要搞联欢,我接了5桌席,可能到时候还要加哟!”2月11日正月初九晚,花溪区党武乡党武村摆贡寨村民黄继良正在为次日的接待忙碌着,言语中充满了喜悦。

  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黄继良一家五口于2009年从60平方米的石木小屋,搬进了245平方米的新房。人逢喜事精神爽——住进新居后,黄继良在田土里改种了豇豆和艳红桃,并依托新房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0年4月初,我市比原定计划提前三年完成了67168户农危房改造任务,基本消除了农危房。越来越多的村民像黄继良一样,不但圆了安居梦,还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信心:五年的任务两年完成

  我市农危房改造工作起步于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市10个区(市、县)全部列入省农危房改造工程整区(市、县)推进工作,成为全省唯一“整市推进”的市(州、地)。

  “农危房改造工作五年的任务两年完成!”与省农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签订的责任书,充分表明了贵阳在农危房改造工作中“作表率、走前列”的决心与信心。

  这份信心,来源于全市上下将农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从组织机构、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将农危房改造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并把农危房改造作为考核政绩,提拔任用区、乡(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008年至2009年,我市将用于农危房改造的中央及省补助资金22470.61万元、市级补助资金10168.33万元、区(市、县)级补助资金11975.68万元全部落实到位,并设立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危房改造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市各职能部门全面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对农危房改造工作的专项领导,保障了农危房改造工作的人力、物力到位……

  放心:设计到施工严把质量关

  相关资料显示,我市共有农危房67168户,其中,一级危房35306户、二级危房18358户、三级危房10658户、地质灾害危房2846户,改造面积达605万平方米。

  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我市不仅加快了速度,还高度重视质量,确保将农危房改造工程建成“放心工程”,打造了一条从设计到施工的质量监控链——

  因地制宜编制《贵阳市新农村农民住宅推介图集》和《贵阳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荐图集》,帮助农户建设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具有农村特色和地方民族特色的住宅;

  对全市各区(市、县)、77个乡镇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及村级农民工匠进行培训,提高农危房改造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素质、专业水平;

  市、区、乡(镇)三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农危房改造工程质量进行督查,组织技术力量对农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对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违规建设造成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依法从严查处……

  舒心:环境到收入一天一个样

  在农危房改造的进程中,我市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将农危房改造与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村寨立面整治、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建筑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仅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了村寨形象,还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形成了“建设一线、推动一片、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

  “危房改造后,村里又组织养猪户集中养殖,修建了大型沼气池,不但让村民增收,还净化了村里的环境。原来那些生活贫困的村民,现在房子修好了,心里也踏实了,都积极参加养殖、种植,有的还到附近的天河潭去做些小生意,收入有了明显增加。”花溪区石板镇花街村村支书说。据了解,花溪区2009年农危房改造“六点一线”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5703元,比上年增加1519元,增长36.30 %,增幅较全区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其中,农危房改造中农户投工投劳、房屋改造后“农家乐”经营条件改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农危房改造工程,村寨从以往的“脏乱差”变成了“亮净美绿”,并带动了乡村游、特色种养殖产业的发展,“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农危房改造工程,不仅是一项已经完成的惠民工程,更是一项正在显现效益的富民工程。”(记者 帅弋)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