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雏形渐现,然而在这座喧闹的城市中却总会有一些被人遗忘的角落。烂尾楼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有些烂尾楼已经浴火重生,但仍有一些还在无奈地坚守。记者昨日走近一些烂尾楼,实地探访了它们的现状。
十几年也没改造好
地址:合肥火车站对面新鸿安商城
走在新鸿安商城中,记者突然有一种时光更迭的错觉。当年合肥火车站建成时,这幢高耸大厦曾是站前广场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即使是现在站在商城门口,你仍能感觉到车来人往的繁华。然而,从你转身迈入商城大门的一瞬间起,就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这里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剩下的只有阴暗、破败、肮脏以及十余年积淀下来的辛酸。
狭窄的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逼人窒息的味道,打工者老赵正在他的家中做饭。“这里租金便宜啊,我这个屋子有20平方米,下面做饭吃饭,上面阁楼用来睡觉,一个月才200块钱。”他说,这个价钱想在周边的小区里租一间房子,简直是痴人说梦。“就是环境太差了点,我这间屋子常年见不到什么阳光,而且通风很差。窗子外面是从楼上扔下来的垃圾,堆积如山,一到夏天根本没法闻。”
老赵的小窝只是新鸿安商城众多租住户的一个缩影,在探访过程中,记者不时看到有人推开破败的铁门走出来,身后是空洞洞的黑暗,吞噬着那一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昏暗灯光。
走在商城的过道里,记者要随时留心脚下,因为昏暗中说不定哪里就会有一堆垃圾,或是一摊污水。废弃的电动车、建材、家具和种种生活垃圾占据了商城的各个角落。在一个尚未砌好的墙角,记者甚至看到了一位正在大便的男子。而对于这一切,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似乎早已习惯。
记者留意到,商城的很多商铺都是从外面拉的电源。于是,钢丝、绳索和早已老化的电线缠绕在一起,遍布了商城的各个空间。许多窗子的玻璃上都沾满了难以清理的油渍,摸上去十分腻滑。商城一楼开着不少家大排档,很多老板都把灶台和煤气罐露天摆放。而针对这一些消防隐患,商城里的消防栓箱清一色都是空荡荡的,早已弃置,甚至连基本的消防通道都没有。居民们说,一到晚上,这里就漆黑一片。“路不熟的话连楼梯都找不到!”
在商城3楼,记者看到一块天花板已经脱落,摇摇欲坠。“还不都是渗水惹的祸吗?”商城业主委员会主任陶鸣说,一到雨天,商城的下水道根本不通,加之穹顶也漏水,商城的每一层几乎都会渗水。“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加装了防护网,就是怕伤到人。”但是记者看到,这些绿色的防护网也早已是千疮百孔。
抛开新鸿安商城的内部环境不说,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实在是让人垂涎。“一出火车站就能看见,你说地理位置好不好?”陶鸣说,自己是最早一批购买商铺的业主,当时每平方米已经突破八千元大关。“1994年的时候,这价钱可是绝对的天价啊!但我咬咬牙还是买了,谁想会变成今天这样。”陶鸣说,现在这里的商铺,挂牌一千元都没人要了!“我前几天去旁边的白马服装城看了看,一间90平方米的店铺,一年租金要将近20万元!”开杂货店的老胡说。
据陶鸣介绍,当年开发商因为资金问题,工程快要完工的时候就撤出了,才留下了这么个烂摊子。“当时我们至少有三四百户业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新鸿安商城,及早改造。”她无奈地说,就在当天下午,业委会正要召开新一次的会议,商讨方案。“年年开会,年年如此。”
一空就是近二十载
地址:长江东路原合肥市棉纺织厂
“这栋楼始建于1989年,建了2年多厂里就没什么余钱了。听说已经砸进去100多万了,当时用的可都是直径22mm的螺纹钢呢,没能继续建下去真是太可惜了。”今年72岁的原合肥市棉纺织厂老职工刘祥书老人向记者介绍起这座原合肥市棉纺织厂的烂尾楼时,心痛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从长江东路415号的弄堂往南走约50米,再穿过一个破旧的厂门和低矮的宿舍,就能看见这座主楼2层、副楼6层高的烂尾楼了。远眺大楼,用砖头与混凝土搭建而成的框架结构依旧清晰可见;凑近一看,楼内原本用水泥铺就的地面却破败不堪,裂成无数碎片。楼内外遍布垃圾,里面没有存放任何物资。据同为原合肥市棉纺织厂老职工的迟成德老人介绍,这栋楼当时规划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最终建成的面积也逾6千平方米。
回忆起当年的红火场景,刘祥书老人依旧如数家珍,“大楼建了2年多,虽然建筑没有完全竣工,但一楼和二楼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一楼主要是毛纺车间,而二楼则是规模为一万锭的棉纺车间。副楼里的设施也是非常齐全。”迟成德老人接过话茬,“可好景不长,从1993年开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厂仅能勉强生产,并最终在1996年宣布倒闭、破产,此后这栋楼就闲置了。”
二十多年来,这栋大楼始终屹立在长江东路南侧,却再也没有添过一砖一瓦。“就在4月初,瑶海区的领导过来察看了一下。听讲,可能会把楼拆掉、搞开发。”临采访结束前,刘祥书老人想起了前不久发生的事情。然而,不论沧海桑田,这栋烂尾楼注定会深深铭刻在300余名原棉纺厂老职工们的脑海里。
寂寞工地长满杂草
地址:西二环路与合欢路交口锐鑫园
3年了,锐鑫园那五栋呈轴对称的建筑丝毫没有改变。昨天中午,记者在该工地了解到,先后有两家投资商因资金短缺,拖欠施工方工程款超千万,工程不得不停工。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锐鑫园工地,发现大门紧锁,南侧工地外墙、大门上的宣传栏因长期风吹日晒,字迹模糊,但从工程概况栏中可以看到,该工程名称是嵌入式数字产品产业化基地,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计划竣工时间是2008年1月9日。
大门两侧是一排蓝色项目部办公板房,里面堆放着办公设备,积满灰尘。随后,记者找到了负责看守工地的刘师傅,在他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项目部的负责人李先生,他向记者介绍了锐鑫园烂尾工程的始末。
李先生说,该工地在2006年底开工建设,共计划建设8栋房屋,其中5栋在建,另外3栋高层尚未动工。“2008年初,投资方因为资金短缺,拖欠了我们1000多万工程款,我们不得不停止施工,当时只建了5层。”李先生说,“后来这个项目被另一个投资商买断,我们又干了几个月时间,到2008年10月份,投资商以外墙不符合规定为由,要求我们停工,从那之后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走进锐鑫园工地,记者看到大量建筑材料废弃在工地内,其间长满杂草。刘师傅告诉记者,自从该工地停工后,有不少外地投资商前来考察,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继续施工。
闲置五年终于易主
地址:望江东路与宁国路交口一排欧式建筑
在望江东路与宁国路交口西北角有一排欧式建筑,这排建筑因为投资商资金短缺,在这里闲置了5年多。据了解,这排建筑原先是设计建成四星级标准的“双龙王朝大酒店”的,从外面看上去像是已经完工。昨天上午,记者在这里探访时了解到,目前该楼已经易主,里面正在装修。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楼被一圈蓝色铁皮团团围住,紧靠路口的地方有一进出口。据门卫宋先生称,去年9月,上海一老板通过法院拍卖,获得该建筑的产权。“在这个老板接手前,有两家建筑单位的工人还住在里面。就在上个星期,其中一家建筑单位拿到部分工程款后才撤离的,现在里面还住着一个朱姓老头,他是另一家建筑单位的代表,据说还没拿到工程款。”
在宋先生的指引下,记者走进该幢建筑里,里面一间一间已被隔好。在一楼最西侧,记者看到有一间房门紧锁,门口堆放着几只塑料盆和桶,宋先生说,这里就是朱先生居住的地方。
记者透过门头上的缝隙,看到里面摆放的物品虽然杂乱,但有床有电视,生活设施齐全。“他已经在里面住好几年了,今天可能出门买菜去了。”这幢建筑紧邻太阳岛花园小区,据小区业主和物业称,这排建筑和小区是由同一个开发商投资的。“小区是2003年交付的,外面的门面楼是第二年动工的,2005年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一名物业人员告诉记者,“开发商当年资金出现问题,后来就一直闲置在那儿了。”
据宋先生称,这里仍将被装潢成酒店,但何时完工营业尚不知晓。
有人接手暂未开工
地址:黄山路与天柱路交口一幢“城堡”
在黄山路与天柱路交口东北角有一幢酷似城堡的建筑,该建筑上方穹顶高耸,下方有粗壮的罗马柱支撑,极尽雄伟。可惜的是,“城堡”只是个“半吊子工程”:建筑立面红砖裸露,且已经有发黑的迹象;穹顶只搭了个框架;砖缝间遍布着锈迹斑斑的钢筋。
“城堡”的外围是一圈围墙,只在西侧开了一个铁门。铁门紧锁,里面有一间简易的房屋。看守人员并不在场,只留下12岁的小女儿在家,记者便隔着铁门与她攀谈起来。据女孩介绍,她父亲是省林业厅的工作人员,自己从2009年起便随父母一起来此看守“城堡”。她说,自从住在这里以后,他们一家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平时极少有人来这里,爸爸也从不让陌生人进来。”女孩说,他们一家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就连洗澡也是打了热水在屋里解决。记者看到,“城堡”的北侧有一片菜地,那里种着大蒜和油菜。“那是爸爸妈妈平时没事干的时候拾掇的。”
记者随后致电高新区管委会,值班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早就听说了“城堡”的大名。“好好的一栋楼,变成现在这样怪可惜的。”他说,“城堡”的产权原先属于国风集团。记者走访得知,2008年底,国风集团以7000余万元的价格将“城堡”的空壳转让给了省林业厅。“听说是快要动工了,好像前阵子有人来工地考察了。”一位知情者说,但目前还没开工,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让“城堡”重新焕发光芒,成为大蜀山脚下一处靓丽的风景。(任勍、王庆、陈牧、胡广、陈群)
编后语
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让不少烂尾楼变废为宝,烂尾楼复活也成为热点。烂尾楼一般所处地段区位较好,转让价格相对较低,这些都成为它们盘活的重要砝码。目前,广州、海南、北京等地也的确出现过烂尾楼经过拍卖、资产运作或者重新包装,重新焕发活力,甚至成为香饽饽的例子。但烂尾楼回春也确实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产权复杂、设计落伍等,使烂尾楼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盘活困难,被炸毁了事的烂尾楼也不在少数。不管有多难,烂尾楼需要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是不争的现实,我们看到记者探访的部分烂尾楼已经找到了新主人,我们真切地期望其余的烂尾楼也能早日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