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是城中村改造的“大户”,共涉及6个街道办事处,51个片区109个村,总占地面积约4万亩,涉及人口约2.88万户8万人,目前已有34个片区启动拆迁工作。在这些庞大的数据面前,我们不禁疑问,西山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是什么让这些工作有条不紊,一步步前进?西山区政府工作人员如何看待、对待城中村改造这一大命题?对此,昆明市西山区区委书记柳文炜接受了本报的采访。
昆明日报:请问您个人对城中村改造的理解是什么?城中村改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柳文炜:城中村改造是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和“德政工程”,是一种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城中村改造,使区域产业、人口、功能结构得到优化,加速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由粗放的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集约发展模式。比如说,通过城中村集体土地、农用地向国有土地的转化,可以彻底解决城中村土地二元结构管理难题;其中片区内部路网的改造可以提高城区道路的通达能力,城区老旧基础设施在城中村改造中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提高基础设施覆盖率和利用率;城市通过新的规划、设计后,城市品质和形象都将大大提升。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转变了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曾经居住在城中村的村民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生活配套。通过这样的转变,我希望他们能过得更好。
昆明日报:西山区的定位是什么,在昆明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西山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具有哪些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色?
柳文炜:西山区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城市建设的加速期、重点工作的攻坚期和对外开放的扩张期。西山发展的潜力在工业,坚持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科技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态工业体系,这是西山区的工业战略。
结合昆明市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西山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空间布局确定为“五区两带一港”,即构建特色中央商务区、海口工业新城区、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西山大旅游区、团结全域城镇化示范区,以昆安高速公路商贸经济带、高海高速公路高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带为两翼,以环草海国际生态商务港为核心。
我相信,在明确的发展布局下,结合城中村的改造,西山区的整个城市面貌将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开创一个新时代。
昆明日报:西山区城中村改造的个性在哪里?城改办如何根据这种个性,有针对性的推进城中村改造?
柳文炜:西山区城中村改造共51个片区109个村,总占地面积约4万亩,房屋约3万幢1400万平方米,在昆明市各区城中村改造任务中所占比例最大。西山区结合昆明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白皮书,分批次、有步骤地实施。对2010年以前规划设计方案审批通过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我们狠抓回迁安置房开工及建设;对于规划正在报批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则积极引导社会投资人和公众参与,探索土地一级开发整理新模式。
昆明日报:在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背景下,西山区的城中村改造如何与国际接轨又能保持西山区特色,城改办在这一问题上又是如何引导参与企业的?
柳文炜:以城中村改造为依托,在建设中央商务区方面,西山区打造了南亚风情第壹城、红星美凯龙、老螺蛳湾升级改造项目、马街摩尔新城、文化大空间、经典双城等具有较大商业规模的项目。这些项目为西山区商业配套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支撑。
城中村的改造也为西山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如我们引进了中石油西南地区总部、云投集团总部和富滇银行总部、云南广电网络集团总部、昆钢集团总部、东盟台商总部、国家开发银行西南地区总部等。这对提高西山区知名度、美誉度,促进西山区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都具有良好的帮助。
正是由于区城改办大力倡导意向投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和制度创新,才有了上述的成果。我们希望通过城中村改造,西山区能拥有一个服务质量高、基础设施完善、发达度高的的服务业支撑体系,促使昆明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消费为一体的国际化城市。
昆明日报:我们注意到,在四个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西山区给老百姓的感觉是推进速度比较快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柳文炜:为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西山区委、区政府成立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城中村改造的指挥、协调、管理、督促工作,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山区城中村改造制定出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工作流程及制度,并摸索总结出很多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如坚持以人为本、安置优先的政策,对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层层落实,对重点、难点则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所要注意的。
昆明日报:西山区城改办是如何理解回迁房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回迁房建设的进度与质量?
柳文炜:西山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安置房建设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我们还为回迁安置房的建设报批准备了绿色通道。在安置房建设期间,城改办以建设倒逼审批、倒逼土地供应、倒逼审计成本认定,以建设倒逼拆迁的方式“倒排工期”,来狠抓回迁安置房开工建设。同时,我们及时协调规划、土地、发改、水务、滇管、环保、人防、消防、供电、防震等相关部门完善回迁安置房建设审批手续;对项目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安置房建设质量。总之,千方百计加快进度,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
昆明日报:西山区老百姓的生活从城中村改造中得到了怎样的改善?
柳文炜:自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以来,西山区按照国家、省、市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足额为失地农民购买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目前西山区有14个城中村片区2060.45亩土地完成交易,17个片区31个村回迁安置房启动建设,在全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13.62万平方米建成面积中,已建成回迁安置房25.7万平方米。约1000户被拆迁群众住进了新小区。
这些新小区让居民体会到了众多生活上的改变,比如交通更便利了,环境更好了,配套也完善了,治安也大大改善,从而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福利。这也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记者 邓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