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大牌地产商将引领新一轮房价攀升
-廊坊:地方与中央博弈
-重庆:房产税遏制高房价显成效
-福州:发展新兴支柱性产业扭转土地财政局面
国内大牌地产商纷纷进驻
襄阳楼市:调控寒冬中量价齐涨
2011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限购令,促使一、二线城市房价的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作为湖北省副区域中心的襄阳市,随着经济增速的加快和区域中心地位的确立,襄阳楼市在市场调控的寒冬中悄然崛起。
襄阳楼市量升价更升
数据显示,今年1-4月,襄阳市商品房成交面积41375平方米,其中市区成交均价为432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5.4%。商品房竣工面积82.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6.7%。新开工房屋面积626.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
在调控大势下,成交面积虽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6%,但成交均价除高新区降价外,其他各区域均大幅上升。2011年1月1日,位于襄城区护城河畔的上海公馆首次开盘均价即达到约7000元/平方米,开盘当天即售罄。
随着房产调控力度加大,一些国内大的房地产商也开始布局襄阳,继万达之后,恒大地产今年3月高调进入襄阳,挥金5.4亿元,一口气拿下4宗地块。襄阳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前3个月,还有万科、碧桂园、保利等主动前来接洽。
2011年,襄阳市将迎来房地产楼盘数量高峰,有望突破100家。地产品牌企业的入驻势必会带来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但也会由于所占据地块位置的重要以及地产领袖的地位,引领襄阳新一轮的房价攀升,住宅单价有望突破1万元每平方米,使得2011年襄阳楼市出现量升价更升的局面。
住房仍以刚性需求为主
作为三线城市,购房仍是老百姓的刚性需求,投资性购房需求不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购房者有的是原来住房不能满足居住需求,有的是为了结婚买房,有的是因为工作原因在城区需要住所等等,刚性需求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是当前襄阳市楼市的主力。
最新数据显示,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50万人,常住人口数量位于湖北省第四位。从襄阳整个城市发展来看,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棚户区以及旧城拆迁还存在着大量的住房刚性需求。在襄阳每年都有数十万新人结婚,光是婚房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新国八条”、限贷、加息等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限制了一、二线城市的购买需求,这也变相地将一、二线城市的购买力扩散到了三线城市,相当于加大了三线城市的刚性需求。加上国家对于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策略,农村人口进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刚需,势必推动三线城市房地产发展。
买房依旧不那么简单
在全国各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后,襄阳市也推出了2011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即2011年度市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GDP增长幅度,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
数据显示,2010年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3元,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365元,年均增长14.9%。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2.6%和12.8%。
近些年,襄阳市住宅类商品房均价一路高歌猛进。2008年底,市区(不含襄州区)新建住宅类商品房均价约为2800元/平方米,2009年底则为3712元/平方米,上涨幅度约32.57%;去年底,襄阳市区(不含襄州区)新建住宅类商品房均价为4137元/平方米,每平方米上涨了425元,涨幅11.45%。
从目前的襄阳市场分析来看,建设商品房的建材成本在不断提高,土地价格也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一种成本增加的预期下,实现“降价”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解决住房问题仍需各方合力
自2006年起,襄阳市分别通过发放住房补贴、建设廉租房等保障方式,对市区低收入或住房困难家庭进行保障。然而,由于经济收入、户籍、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的“门槛”限制,相当一部分市民既买不起房又无法享受优惠政策,成为住房“夹心层”。
今年,湖北省政府分配给襄阳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为28253套。其中新增廉租住房1184套,新增发放租赁住房补贴3300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700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3800套,新建限价商品住房1800套。
然而解决住房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作为“省域副中心”的襄阳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襄阳市正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和龙头,电力、高新技术、纺织和食品四大产业为支柱,建材、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地方特色工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本报记者邓隆飞见习记者朱炜 通讯员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