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百万房贷月供增149元

2011年07月07日 08:39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央行昨晚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第五次加息。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本次加息是对称加息,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利率上调的幅度都是0.25%,活期存款利率保持在0.5%不变。

  本报记者高晨

  >>点评

  主要是通胀压力仍较大

  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加息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多家机构预测6月CPI同比上涨6.2%左右,将再创新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微博)表示,央行此次加息应是经过反复权衡后的选择,尽管加息有经济减速、热钱等负面因素,但由于当前银行存贷款名义利率远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因此加息很有必要。一方面是对负利率的修正、有利于管理通胀预期,另一方面可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挤出资金占用多、回报率低的项目,从而腾挪出更多资金进入中小企业。

  宣布时间不再专挑周末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此次加息符合预期。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相对温和,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通胀处于高位,加息是必然的。

  这也是鲁政委第14次准确预测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他认为,年内还将有1-2次加息,但窗口期尚不能确定。鲁政委还指出,前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也不是在周末,说明央行在防范泄密上下了工夫,预测准确的日期将很难。

  >>影响

  息差提升对银行利好

  东方证券银行业研究员王鸣飞表示,活期存款利率不变实际上对银行来说是利好的消息,能够起到提升息差的作用。

  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称,本次加息是对称的,打破了之前市场对不对称加息的担忧,这对银行股形成利好。同时,息差放大,银行贷款将会按照政府预期稳步提升。

  属补加对股市影响不大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此次加息属于在充分预期之内的补加,不会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产生特别大的影响,而没有采用非对称加息也不会对银行息差产生影响。因此,加息的靴子落地,对股市的影响不大。

  房价将更快进入下降通道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7月份新房、二手房的价格已经出现了普遍下跌的态势,此次加息将使房价更快进入下降通道。一方面,随着房地产企业贷款难度不断加大,通过资本市场和信托渠道融资也被严格管控,这次提高贷款利率,将使得开发商资金链更加紧张,这将加大开发商降价促销、快速销售回款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贷款利率后,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将会更大,这将对购房人的资金实力,特别是首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购房需求会因此继续萎缩。

  >>小计算

  百万贷款月供增加149元

  加息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的基准利率突破7%的历史心理高位。北京中原统计显示:数据上看:月供每月增加的数额不大,以百万贷款额贷20年期限计算,第一套房基准利率增加的月供为接近3万元。每月增加的月供为149元。第二套房增加的月供为168元,但是已经数次加息的叠加影响逐渐出现。

  存量房年底月供涨400元

  2010年10月前购房的消费者大部分执行的是基准利率的0.7倍,即使是2009年前的购房者也大部分已经和银行重新签订续存期基准利率0.7倍的贷款合同。也就是说2010年10月前大部分购房者在2011年前享受的贷款利率是当时基准利率的0.7倍。而本次加息以后到明年1月1日就需要执行今年3次加息的影响,也就是需要执行7%的0.7倍=4.9%。

  贷款100万20年,需要支付的月供为6544.44元,而在2010年需要支付的月供为6144.44,上涨了400元。

  >>支招

  一年期超30天转存不划算

  2010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加息。前几次加息皆引发了“转存”潮。不过,专家提醒储户朋友应酌情考虑转存,首先要算好临界天数,理性地衡量是否划算。

  有个固定的公式计算转存的临界天数: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套用公式可以算出,1年期定期存期的临界天数是30天。也就是说,已经定存超过30天的,再转存不仅得不到更高的利息,还浪费了前面已经存的时间成本。

  同样的道理,3个月定期存款、6个月期定期存款、2年期定期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和5年期定期存款转存的临界天数,分别为9天、16天、46天、60天、90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