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理财支招:小夫妻买房买车 公积金车贷大胆用

2011年08月02日 08: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个案资料

  苏女士,28岁,年收入税后12万元。吴先生,28岁,年收入税后12万元。单位只上了基本的保险,住房公积金每月每人480元。此外无其他商业保险。

  去年,夫妻二人在北京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新房,8月底收房,预计明年2月入住。为购买此房,苏女士贷款150万,贷款期限为30年,目前是按照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进行还贷,月供9000元。

  目前家庭活期存款16万元,基金5万元。现在每月基本生活费5000元,房租每月3300元,到明年2月房租可以省下。此外,每年需支付双方父母赡养费共2万元。

  近期不打算要孩子。

  ■ 理财目标

  1.8月底收房后需要装修房子,预算15万元左右。

  2.打算参加摇号买车,需要存款买车,价位在10万元。

  3.长期来看,还得为今后的生活做些保障,比如买些商业保险。也需要为两三年后家庭添丁做准备。

  ■ 财务状况分析

  吴先生夫妇的家庭现正处于资产财富及人员的积累增加期。两个人的工作均较为稳定,年收入在本城市中算得上是小白领阶层,夫妇二人均为家庭的经济支柱。

  目前看夫妇二人刚刚在北京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新房,并使用了金额为150万元、时长为30年的房屋贷款,现在起需要增加每月还贷额9000元,这样会导致其家庭的年度总支出与家庭的年度总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小。能够剩余用来作为储蓄积累的资金就较为有限了。

  储蓄投资及未来支出方面,吴先生夫妇目前仅有存款16万元,基金5万元。这些储蓄投资要想达到未来对于新房收房后的装修15万元及购买一辆汽车10万元或许还有一定差距。

  吴先生夫妇二人在个人保障方面仅有单位给上的基本保险,尚不能有效覆盖购房后夫妻二人的资产安全。所以未来在个人及家庭保障方面还将要适度增加保障额度,以达到资产保全的平衡。

  虽然现在尚没有子女,但是吴先生夫妇二人已经打算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为家庭添丁了,对于两三年后的子女养育及教育也要提早准备提早打算。

  ■ 理财建议

  【房子】

  利用公积金减轻1/5房贷压力

  通过吴先生夫妇在购买新房时的情况我们看出,吴先生夫妇现在并没有有效地利用上其现有的住房公积金。

  目前夫妇二人每人每月都会缴纳480元的住房公积金,那么两个人就是960元,现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标准是个人缴纳公积金比例与单位缴纳的公积金比例是相同的。所以每个月单位和吴先生夫妇个人所缴纳的公积金之和是1920元,一年可以存下23040元(不含利息)。

  如吴先生夫妇有效地利用了平时存入的公积金那么将会帮助家庭减轻五分之一的房贷压力。

  【车子】

  用汽车贷款盘活有限现金流

  随着社会科技及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汽车质量款型与价格已经和从前无法同日而语了,同样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作为消费品的汽车保值力度同样是大打折扣。如吴先生夫妇全款购买了一辆汽车,从他开出4S店的时候就已经贬值了。买车的10万元也就完全成了纯消费。

  可以考虑采用贷款的形式去买车,用现在的高通货膨胀去抵消车辆每年的贬值资金。并把剩下的资金用于吴先生新房的房屋装修及对未来要子女时所需的教育费用提前做好准备。通过一个汽车贷款,吴先生车买了,新房装修了,还为将来的孩子做了提前的教育储蓄,一举多得。

  【保险】

  定期寿险保额应≥150万元

  通过基本资料显示,现在吴先生夫妇的家庭保障只有单位给上的基础保险,这也是大多数老百姓都有的医保社保。但是医保社保必定保障金额有封顶及覆盖面有限。

  现在吴先生夫妇买房了,身背150万元的贷款,如果其中一人或两人出现意外等状况。房屋贷款将无力偿还。

  因为吴先生夫妇二人的收入相当,同属家庭经济支柱,建议夫妇二人购买相同金额的消费型定期寿险,保额总金额最好是大于150万元的房屋贷款。这样就能有效地抵御突发风险,达到家庭房屋资产的保全。

  【教育】

  教育定投可选黄金、债券基金

  因为吴先生夫妇准备在未来两三年内为家庭添丁,且能够让吴先生在添丁后的生活质量不出现大幅下降,我们建议吴先生可以现在就为将来即将出生的小孩提早投资一份基金定投,来保证小孩出生时能够有一笔抚养金及教育金。

  对于投资定投的品种可以两种主线作为选择,第一种是黄金基金的定投,第二种是债券基金的定投。以上两种定投基金的特点就是相对稳健。因为小孩的抚养金及教育金对于风险的弹性要求是非常低的。

  理财顾问:马超,招商银行北京亚运村支行理财经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