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报道,345吨重量严重低于国家标准的“瘦身钢筋”,竟然畅通流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工地,部分产品已经加工待用。这是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总队近日查获的一起“瘦身钢筋”案件。
保障房不能卖得太贵,要想从保障房身上赚钱,开发商就会从节约成本上下功夫,于是具有成本优势的“瘦身钢筋”就有机会进入市场。但问题是,无论开发商如何算账,安全的账不能这么算。
这类“瘦身钢筋”甚至远远低于国家最低偏差标准,但我们不能把“瘦身钢筋”仅仅看成是生产企业的问题。当下的保障房市场如此巨大,如果保障房建设的监管有空子可钻,生产商怎么会不动歪脑筋?海南文昌查获的345吨瘦身钢筋,恐怕不过是冰山一角。有报道说,国内一些乡镇的主要产业便是生产这类“瘦身钢筋”,而相关镇领导更是倾尽全力为家乡的产业推销,在成功公关之下,那种一摔到地上便断成几截的“钢筋”居然畅销于各大城市的建筑工地。有销路有“市场”,自然就会有生产有产业。
当下最该补上的还是监管漏洞,只有追根溯源“瘦身钢筋”的厂家,继而“一个也不能少”地追剿所有“瘦身钢筋”的流向,并追究相关链条上的从业与监管者的责任,才有生产安全可言。吴 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