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并未“撤军”房地产市场
温州民间资本一直被认为是国内民资的“风向标”。此前有报道称,房地产调控之下,温州民间资本大量退出房地产业。事实并非如此。
《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一般金融渠道融资,由此催生了大量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
在温州、鄂尔多斯、陕北等地,民间借贷市场异常发达。例如鄂尔多斯已经达到全民放贷的地步,月利率高达2%-5%。通过民间借贷将零散的民间资金聚拢,再投入到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民间资本不断被放大。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最新发布的“最合算投资方式”问卷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24.5%,从调查开始以来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跃居首位。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储户占比下滑至15.25%。据了解,2009年起,“房地产投资”一直居于首位,“民间借贷”则长期位居次席。今年以来持续的楼市调控及银行银根缩紧,令情况在第二季度开始起了变化。
民间资本真的在房地产最需要资金的时候选择了“撤军”?事实并非如此。随着银根收紧,民间资本转为通过“短期放贷”填补地产商的资金缺口。
在楼市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比重明显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为17906亿元,较上年增长16.9%;2010年则提高为26705亿元,增长48.8%;今年前五个月,自筹资金已经达到了124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0.9%。
在信贷资金持续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直接融资方式并力求方便的融资渠道。迅速增加的自筹资金从何处而来,民间短期借贷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门槛低、手续方便、资金量大的特点,让房地产开发企业更青睐于民间短期借贷。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在7月21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中称,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1100亿元,其中20%被用于房产投资或集资炒房。据统计,到2010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有50家涉足房地产。
“温州的民间资本并没有大量退出房地产,一些投资客把手中的房产销售掉一点,是因为自身的资金链比较紧张,并不是因为对房地产没有信心。”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地产商急于寻求新融资渠道
尽管地产商直接从银行融资的比重急剧下降,房地产开发商对银行资金的依赖度确有下降,但民间资本在填补资金缺口的过程中,仍离不开银行这一环节。
央行最新报告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其中来自银行信贷资金间接流入的资金占10%,其规模超过百亿。
有学者称,温州民间资本十分注重变现能力,最乐于运用金融杠杆。例如,将已购买的物业通过银行抵押取得贷款,融出资金进行短期放贷或直接用于地产开发,在获取利润后进行再投资,将“死钱”变成“活钱”,不断放大投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抵押、项目开发贷款、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等都是反复利用银行金融杠杆获得银行资金。
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表示,中国房地产中直接融资不足10%,80%以上资金来自银行,使得房地产的行业风险很容易传导到整个金融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牵扯整个社会经济。
银根不断紧缩,增加了房地产企业从信贷市场融资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地产商急于寻求新的融资渠道,弥补资金缺口。(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