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北京,丰台区的南苑棚户区对接安置房项目工地上,49岁的四川籍建筑工人老蔡正拧转铁丝、绑扎钢筋,“再过2个月,北京天寒地冻的,就不适宜施工了,我们要赶在封冻前按期完成绑钢筋的任务”。
这个项目是北京市今年重点建设的保障房项目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0日公布,北京市已全面超额的完成年初计划的开工建设20万套保障房目标。但北京市没有就此止步,随即提出年底前再开工建设3万套保障房的计划。北京市为何能够超额提前完成任务,为何又自加压力?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提前超额完成计划自增压力3万套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北京市保障房建设已经筑就了高起点。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杨斌告诉记者,北京市年初计划保障房开工量为20万套,前9个月开工量已高达21.8万套,提前超额完成了年初的计划。
10月初,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年底前再开工建设3万套保障房的计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明确提出,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实现人们住有所居的梦想。北京市有决心、有信心成为落实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保民生的首善之区。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区县两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保障房建设,多个区县今年的保障房开工量均超出了年初计划。如大兴区今年的保障房开工目标是23300套,目前已开工24844套;丰台区保障房开工任务是27599套,目前已开工28382套;房山区保障房开工任务是8000余套,目前已开工1万多套。
大量保障房开工建设直接带来了市场反应,稳定了商品房价格。今年1月,北京市保障房预售总面积为20.6万平方米,而该月商品房预售面积之和只有14.4万平方米,这是12年来北京保障房供应量首次超过商品期房。截至目前,北京市新建保障房仍在持续强劲吐盘,同时预计四季度也会有大量公租房进行配租。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季度以来北京郊区部分楼盘价格下跌,有力支撑了政府对楼市的宏观调控。
建设保障房最终受惠的还是老百姓。在北京市房山区西悦雅居两限房选房现场,记者看到,北京市民孙峰一大早就选到了一间86.92平方米的两居室。他说:“一家三口人现在住16平方米的平房,眼看孩子长大了,家里也住不下了,这回真是舒了一口气!”
高质高速的生产之道
无论是之前20万套的开工任务,还是如今的23万套,都是不小的担子。为此,北京市创新了一系列机制,来保证完成这一目标。
保障房建设离不开各方支持,尤其是来自民间的智慧。今年6月21日至7月20日,北京在市规划展览馆展出了32个保障房项目,让老百姓参观这些保障房的规划设计情况,并现场提出建议,以促进北京市保障房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其更宜居,最终颇见成效。
土地是房地产重要的生产资料,近年来北京市一直优先保证保障房用地的供应。尤其是在今年,北京市5月4日一次性将保障房用地公之于众,并且按照1:1.3的比例落实地块,保障性住房地块供应量达到1600公顷,比原计划超出近30%。
资金是本轮保障房建设中最令人关注的一个要素。北京市通过财政资金、公积金贷款、产业园区等单位自筹资金、提取土地出让收益、以配建制等吸纳社会资金多种方式,有效推进了保障房建设。此外,今年北京市创新投融资机制,一次性直接注资100亿元成立了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为社会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提供承接平台。目前这一平台已开始发挥作用,推动了朝阳区常营公租房等项目开建。
保障房建设仍面临新考验
北京市保障房建设同时也遇到一些挑战。首先,面对自加压力新增的3万套建设目标,仅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了,虽然目前已开工21.8万套保障房,但仍有1.2万套的差距。
其次,就竣工量而言,北京市年初计划竣工量为10万套,目前整体竣工量已完成大半,但尚有一些缺口。冬天的气候是否会影响工期?这不仅考验着老蔡这样的建筑工人,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行力。
此外,建设好的保障房如何科学、公平分配,这么大的体量如何做好后续管理?也是北京市政府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对此,北京市正在谋求转变,目前逐步将保障房“以售为主”调整为“租售并举、以租为主”。不仅如此,北京市还通过“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方式严堵一些不符合住房保障资格的人投机取巧,建立了同公安、社保、地税、车管等部门联网查询机制,以精确快速筛查保障房申请人资格。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表示,北京市的保障房既要保证完成数量,还必须在质量、配套、公平配售等方面下足功夫。保障房从开工建设到后期分配管理,任务繁重艰巨,北京市是敢于打硬仗的,各部门、区县都要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