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广东省住房保障专项报告,指出民众住房焦虑已显现。26-60岁的受访民众中,76%的人不接受当前的高房价,想购买商品房者仅为1.2%。此外,不同地区、城市,不同收入、年龄人群的受访者均对保障房都有较高需求,52%受访者表示“需要”政府提供住房保障,而受访者中已住上保障房的仅为1.4%。
47%受访者不满房价调控
据了解,该报告是依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本年7月进行的“广东省城镇住房保障居民评价”和“广东省城镇商品房价格调控居民评价”民调结果,结合对当前住房保障的社会情绪和社会景况的分析得出。而上述两份民调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各地市和县的城区以及全省70%以上镇区的居民进行抽样,并分别电话访问了2008位不同身份状况的居民,调查抽样置信度在95%时,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2.2%。
调查反映,多数民众已基本买不起商品房。26至60岁的民众对去年以来政府控制商品房价格上涨,不满意度高达47%,调查中表示想购买商品房者仅为1.2%,几近零点。而对于住房保障,民调中涉及的九项具体指标中满意度最高仅为20%,其中六项不足15%,评价负面。
对住房保障刚性需求的原因,一是置业成家新增需求:调查中,26至35岁婚育族占36%,该年龄是置业成家的高峰阶段;二是改善住房需求较强:22%的受访者人均住房面积在15㎡及以下,不及广东人均34㎡的一半;三是买不起商品房:多达76%的人表示“不接受”现时商品房价格。
“夹心层”人均住房面积低
保障房制度设立了“低收入”的高门槛,政府规定的“家庭收入标准线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上浮150%-200%”,成为进入保障房的关键标准。多个地市也相应制定规范文件,如广州、中山在廉租房或经适房的申请上,将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分别设限在1524、960元及以下。
然而上述调查却发现,在这一门槛下出现了大量被架空在住房保障与商品房市场之间的“夹心层”。以各地市中保障门槛较低的1500元来界定,在26到60岁的人群中,月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而进不了保障线,又难以承受商品房价格的“夹心层”,占总受访者52%。
从其身份构成看,以中下收入、单位普通白领蓝领、年轻适婚适育为主。该群体月收入在1501-3000元者占56%;职业上单位普通白领、蓝领占51%;年龄上26-35岁的婚育族占42%。从其住房处境看,较其他群体为差。83%的人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广东省34㎡的平均水平,甚至有18%在15㎡及以下。在这种收入上不及商品房,下不及保障房,而且住房处境普遍较差的境况下,“夹心层”中,53%的人明确表示“需要”政府提供住房保障。
此外,“夹心层”有扩大的趋势。近几年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而保障门槛未有及时降低,“夹心层”随之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就业人口、婚育人口、外来人员的新增、轮替和流入,将使“夹心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持续扩大。(黄海云 王文俊 张晓浩)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