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拿地更应理性
实际上,一些“地王”项目迟迟不上市与目前市场走势有很大的关联。世联地产(002285)最新发布的今年第47周深圳房地产周报显示,目前深圳房地产市场可售一手房24436套,根据最近几周的成交数量,这些房源需要接近一年的时间(50周)才能消化。与此同时,近期深圳开发商推盘节奏明显加快,依然有新盘不断入市。新盘入市价格整体下调,价格下降趋势越发明显。楼市仍在向严冬挺进。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称,如果上海房屋成交均价下跌20%,那么多数2009年底和2010年初拿地的项目就会出现亏损。“此轮调控前,楼市飞涨,开发商融资基本没有障碍,其惯用手法是捂盘惜售,人为地制造房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表示:“施工阶段,拖延工程进度,就是一种间接性捂盘手段,但如今楼市低迷,‘地王’难以延续之前的融资势头,势必陷入囤卖两难的局面。”尹伯成认为,囤地的根本原因在于房企为获得高额利润,但在楼市调控趋紧的时下,资金紧张又成了房企的现实问题。
德佑地产分析师赵葆根认为,由于2009年市场火爆,开发商资金充足,热情高涨,因而使得2009、2010两年的土地市场,尤其是住宅用地市场争夺激烈、溢价率高企、地王频现。然而时过境迁,市场跌入冰点,高端楼盘作为投资主要房源受调控影响,销售情况大不如前。业内猜测后期“地王”项目将在报价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幅度的下调,但是由于开发成本高昂,下调幅度必然比较有限,难以真正起到以价换量的作用。加之部分“地王”本身价格泡沫严重,最终也将这种泡沫带到建成的项目中,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将面临更大的销售阻力。
倪鹏飞表示,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逐渐走向理性,未来想再频频诞生“地王”难度颇高。地方政府单纯依靠土地出让收入输血财政已经不太可能,房地产行业“暴利”时代或渐行渐远,房企未来拿地时更应理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