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过农民生活是什么生活?
进城的人没有房住,就不能在城市落户,就只能在城市过着农民的生活。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不大力推进城市化,现代化是实现不了的。
我们现在讲城市化已过46%,是这样吗?不是。据去年教育改革时的统计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农民的子女占80%。由此可见城市化率是虚假的,经济学家将其称为“伪城市化”。城市化推不动,造成农村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缺乏家庭温暖和应有教育。还造成农村很多老人无人照顾,也造成农村很多住房空巢。
在国外有一种“亲情移民”是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的。例如澳大利亚,中国的年轻人移入后,若父母还在中国,无人照顾,便可以进行“亲情移民”,对这样的移民不仅办手续比较顺畅,而且在安排社保和住房方面都给予特殊保障。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城乡之间移民呢?主要原因还是大批的农民进城工作后,没有稳定的住房,不要说接儿女、父母入城了,就连其自身也难有一个像样的安居之所。农民工除了一部分住在建筑工地外,要么住在城乡接合部的农民提供的房子里,要么就在城市中住地下室。为什么有些房主把一间房隔成好几间出租,就是因为这些入城的农民工或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租不起房。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请了一个保姆,当时是一个姑娘,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现在孩子都20来岁了,但仍然住在城乡接合部,不仅每天要跑很远的路到城市中来上班,而且迄今居住面积之小、居住条件之差,让人为之心寒。当农民工近30年,还不能在城里安居。
一些大城市这几十年来占地还少吗?国家对这些城市的投入还低吗?这些城市的财政真的困难吗?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承担城市化的任务,不能让为这些城市工作几十年并作出贡献的农民兄弟姐妹在此安居呢?
因此,必须使房地产与城市化相适应。只有降低房价,才能降低房租,只有价格下来了,农村入城的兄弟姐妹才能安居,才能使他们与子女共同生活,才能与父母团聚。这不仅是人之常情的需要,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应尽的人道主义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