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凶猛,年关之时,更多的业内目光都聚焦在房企降不降价、降价几成之上。然而调控之初的思路不应该被遗忘,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此轮调控与往年的最大区别就是,保障房建设被列为重中之重,楼市的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轨制运行,是业内房企、有住房需求的人共同期待的良性机制。
今年以来,公租房的需求和建设呼声大于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等可售型保障房产品。近日,调控之初声势较大的公租房进展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逊于商品房降价。
北京即将于春节前入住的石景山区远洋沁山水公租房项目,租金标准确定为每月每平米41元。公租房的租金约为市场租金的83.7%。不过,由于目前公租房数量有限,暂时还无法面向非京籍人员配租。据报道,由于现有需求和缺口太大,预计明年也没有相关计划。
由于北京公租房的标准政策由各区自己制定,令人期待的公租房完全解决需求尚需时日。海淀区房管部门也表示正在进行调研,最大限度地满足非京籍居民申请公租房。
实际上,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外来人口众多的首都,非京籍人士是公租房需求较大的群体。10月19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住保办公布了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公租房新规”, 12月1日起施行。规定公租房的供应对象中,包括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能提供相应证明且在本市无住房的人员。
目前调控下的市场现状是,很多理论上符合公租房政策条件的住房需求人群,由于公租房的“遥不可及”,并没有真正把自己列为公租房受益对象,而目光仍然聚焦在商品房市场。从市场情况来看,年关价格低探的商品房,均换得了逆势热销的业绩,火爆场面令很多开发商都始料未及,假设价格持续下探和未来行政政策的退出,成交的反弹带来的价格不确定性又将成为威胁调控效果的隐患。
商品房降价已经起跑,公租房等保障房的建设也一直在推进,在双轨之上,两条腿齐发力,才能实现调控的稳步前行。公租房的建设以及政策细则落实是老百姓欣喜之事,只期待,公租房也要“快跑”,保障房保证给最需要的人。(记者 张晓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