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这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
昨天上午举行的金华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上,金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夏康做了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情况的报告,接受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报告说,“十一五”期间,金华市区解决了2244户廉租住房,受益人数5881人,发放租金补贴289.55万元,实现了低保标准二倍以下(家庭年收入低于11136元)的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39万平方米、634套,基本满足了市区住房困难家庭(个人收入低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0%)的购买需求。
另外,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查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金华市区符合享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条件的有3372户,到目前为止,实际享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户有2576户。
夏康局长在报告中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些难点:
后续管理困难大:廉租住房后续管理资金缺口大、集中兴建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很难实施市场化,物业管理费用往往需要政府持续投入;
保障对象经济收入审核难:因为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收入多元化、透明度低等原因,对一些无固定职业人群的经济收入情况核定比较难;
实物配租的保障对象退出难:目前实物配租比例已达50%,如何让不符合条件的家庭退出,实施非常困难。
“你们《钱江晚报》当时报道过的一个情况,很能说明问题。”金华市人大城建环保工委城建环保处处长朱慧刚举例道,9月20日《浙中城事》讲了一个发生在金华东景小区的事情,一位老人经济条件差,申请到保障房,自己不住却给经济条件不错的儿子养狗,周围住户意见很大。有关部门也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可狗主人却一直没有处理掉自己的狗。
“造成这种情况首先是审核机制存在问题。”朱慧刚说,现在建设局人手紧缺,审核困难,另外,目前全国也没有相关法律,在地方上只有管理办法,但是相对法律法规,力度就弱很多。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查组在调查后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今后金华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将进行两个转变:
一、从房产所有型到“住有所居”转变,发展公共租赁房实物配租到货币补贴,“简单地说,就是从拥有房产证到租房子的改变。”
二、从政府包办到社会共同参与,“比如企业多建立农民工公寓,能安定流动性大的农民工群体。”(记者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