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宣布自20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最高点19%。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收紧流动性控通胀的同时,也减少了银行可放贷的资金,在信贷规模本来就少于前两年的情况下,贷款正在成为一种紧缺资源。
以价补量,取消房贷八五折优惠
因买婚房需要贷款,在南京某证券公司工作的小潘跑了很多家银行,感受到了信贷紧张的气氛,原本轻松就可以享受的利率八五折优惠也变成了一件难事。“能做八五折的银行越来越少了,基本上都是按基准利率计算,而且审批速度变慢了。”他说。
由于今年信贷额度偏紧,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光大银行、深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了解到部分银行已取消了首套房利率八五折优惠。招商银行龙江支行一位理财经理表示,今年额度紧张,首套房八五折的优惠利率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新客户首套房贷款一律按照基准利率执行。兴业银行一位个贷经理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做法。
但也有少数银行仍然有八五折优惠。工行雨花支行沈经理告诉记者,八五折正常做,只是受到额度控制,贷款速度变慢了一点。满堂红(南京)置业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李宁说:“市场都在猜测,也许银行也接到了内部要求,以严控利率优惠的方式配合房地产调控。估计再过段时间,八五折利率优惠会成为历史,首套房同样只能给予基准利率。”有媒体报道,多家国有大型银行总行正在酝酿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并有可能于近期下发通知。一旦文件下发,各地分行会立即执行。
一直以来,对于首套房贷款,政策规定利率可实行八五折优惠。而此次部分商业银行主动取消优惠,反映出信贷资金进一步趋紧。某城商行市场部总经理告诉记者,“额度天天控制,南京有的银行在一月的头5天,已经把一个月的额度都放完了。在信贷额度紧张的情况下,不少银行都在考虑‘以价补量’。”
企业贷款,请先买理财产品
在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背景下,部分银行资金面出现紧张状况。代表银行资金面情况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近日连续上升,一年期拆借利率超过3.7%,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缓解流动性紧张,商业银行只好加大吸储的力度。
在目前存款负利率情况下,银行吸储变得愈加困难,只好变相揽存。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拥有较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等成为银行揽存的主要途径。比如杭州银行正在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只有19天,但是预期年收益率达到4%。按5万元的认购金额来算,19天之后,投资者就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利息收入,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个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力度相对较小,因此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成为银行推销理财产品的主要对象。经营一家小卖店的李先生在某家银行曾获得20万元贷款,2010年底将其中5万元还掉以后,今年年初再申请额度的时候,却被银行要求购买一定的基金或者理财产品,没办法,他只好购买了1500元的三个月期基金产品。
“原来企业贷款,可以带来一些派生性存款,但是去年央行出台政策,将这一途径堵死了。银行只好要求企业购买一定的理财产品等,这样可以带来一部分存款收入。”某城商行市场部总经理说,“这是目前很多银行普遍的一种做法。毕竟,贷款已经成为一种紧缺资源,能拿到就不错了。”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
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造成银行可放贷资金减少,再加上信贷规模减少,双重因素造成信贷资金成为一种紧缺资源。很多市场人士认为,2011年信贷紧缩将成为一种常态。如何用好这笔紧缺资源呢?
多家商业银行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了中小企业。江苏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助理何守棣已经将今年的信贷计划上报董事会。他告诉记者,银行的信贷规模总盘子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是小企业贷款额度要优先保证,额度不低于去年。尽管额度减少,民生银行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商贷通”,今年前两周投放贷款占全部贷款投放的50%。“这是总行战略转型的重点之一,额度自然受到倾斜。”该行“商贷通”负责人说。
不过,出于风险以及盈利压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较去年有所提高,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左右,而以前则只是上浮10-15%。除此之外,银行更注重考虑企业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某股份制银行一位个贷部总经理告诉记者,“钱就那么多,银行自然要选择一些风险度较低,信誉度较好,市场较好的优质项目,另外,还要求企业在银行有一定的金融资产,比如代发工资、结算资金流水等。”
央行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将积极采取前瞻性、针对性和务实性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今年,相比资金需求,僧多粥少体现得更加明显。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认为,中小企业需要多多关注直接融资。人行南京分行相关人士表示,2011年要实施债务融资工具余额倍增计划,即通过全省金融机构推动和财政杠杆撬动,使我省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企业达到60家,发行余额较今年翻一番。另外,还将加大商业票据的推广提速,通过票据业务来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题。 本报记者 赵伟莉
参与互动(0) | 【编辑: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