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国经济获得复苏动力 重回危机前水平

2011年01月31日 15:49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商务部1月28日出台的报告显示,美国去年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2%。虽然该数据低于预期,但多数经济学家对此表示乐观,认为美国经济正重新获得复苏动力,可持续增长前景进一步改善。

  最新数据不仅使2010年成为2007年底美国经济衰退以来第一个全年增长的年份,也使美国的GDP达到13.38万亿美元。时隔3年,美国经济总量终于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民众对经济前景正在变得乐观

  综观2010年全年,美国经济全年增长2.9%,是200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古尔斯比认为,美国经济已经从2009年第二季度的低点大幅度翻转。

  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与2009年底相比较有很大不同。2009年底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开支和企业库存重建,最终证明经济增长是暂时性的。而2010年第四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70%的消费者开支增长4.4%,是2006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2011年新年伊始,美国民众对未来经济前景正在变得乐观。总部设在纽约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去年12月份的53.3提升至60.6。

  许多经济学家因此断言,由于减税法案的实施和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消费者和企业的开支热情可能持续。美国经济增长正从政府投资和企业重建库存驱动的暂时性经济增长转为私人需求驱动的可持续增长。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第四季度消费者开支增长率4.4%,大大高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1.7%。因而怀疑其可持续性。

  就业市场、房市依然未见好转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但并未带来就业市场的快速回暖和房市的止跌回升。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乔什?毕文斯认为,美国经济虽然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使命远未完成”。如果未来一年继续保持目前3.2%的经济增长率,对目前超过9%的失业率几乎不会产生多大下行影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3%的经济增长率只够满足人口增长对工作的需要。要把失业率拉低一个百分点,需要经济增长5%。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经济学家奥古斯汀则乐观得多。他认为,在过去18个月里,美国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一旦企业恢复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增加雇佣的速度可能比预期快得多。他因此预言“美国经济回来了!”

  然而,房地产业并没有加入全国性的经济复苏中。各种数据显示,由于房屋供给过剩,以及高失业率抑制着人们的购房热情,房价下跌的势头依然继续。最新出笼的标准普尔/凯斯—席勒房屋价格指数显示,房价连续6个月下降,全美20个主要城市去年11月的房价较前年同期下降1.6%。联邦住房金融局的房价指数也显示,在过去一年里房价呈现同样走低的趋势。这预示着,到今年春季,美国房价可能达到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

  美国舆论认为,仅就房市而言,二度衰退的阴影正在逼近。但房地产业自危机以来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房市的低迷会对经济造成一定拖累,但不会改变经济增长的大势。

  美联储依然谨慎,将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

  在日前结束的美联储例行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依然谨慎。美联储认为,尽管最新数据显示经济复苏仍在继续,但速度不足以促进就业市场明显好转。美国家庭开支的增长,也受限于高失业率、收入增长缓慢、房屋价值降低以及信贷紧缩等因素。这一姿态显示,美联储依旧视失业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为此,美联储决定继续执行去年11月制定的6000亿美元国债购买计划,以鼓励更多消费、抬升股价,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的债券购买计划虽然引起广泛争议,但自该计划宣布以来,美国股市连续上扬,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8%。伯南克明确表示,股票价格的上涨是这一战略有效性的表现。

  同时,美联储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至0.25%的区间,并强调如果形势需要,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这一超低利率。美联储迄今已维持这一接近零的利率水平两年有余。

  美联储对经济增长的正式预期要到2月中旬才会公布, 但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内的一些官员近来纷纷表示,美国经济有望在2011年加速增长,达到3%到4%的增速。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