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界为中国庞大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叫好的同时,亦有务实的官员和学者开始探讨其巨额资金来源问题。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中国试图通过金融创新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障房融资渠道。
按照规划,中国今年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整个“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3600万套。但一些市场人士对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表示了担心。
据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测算,今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大约需要资金1.3万亿元人民币。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今年两会期间说:“有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29397亿元,根据“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将至少保证2900亿元资金投入保障房建设。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动用的资金还有两种,一是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扣除计提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费用后,作为建设廉租住房和公租房的补充资金;二是发行地方国债,比如今年中央代地方发行的2000亿元的国债当中,地方要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记者 姚玉洁 魏宗凯 王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