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地方债多头统计相差数万亿 隐形债务是"地雷"(2)

2011年07月07日 13:43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对此话题发表了观点。

  主持人:大家提到不同统计结构导致地方债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审计署报出的是10万亿元,央行是14.4万元,银监会的数字是9.1万亿。您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几个数字中,哪一个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可靠呢?

  马光远:地方债务的统计出现很大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地方政府非常复杂,地方融资平台不是唯一的主体,还有其他途径,间接性的债务,包括隐形债务都是存在的。所以,如果让一百个机构去统计中国的地方债务,结果都不一样。目前来看,这三个机构对地方债务的基本定义都不一样,国家审计署这次用的定义比较宽,但是人民银行的定义中,14.4万亿原里是贷款的概念,银监会也是贷款的概念。也就是现在无论是审计署还是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统计数字,定义不一样,统计的口径和范围也都不一样。比如审计署在统计的时候,统计了三级政府的债务,也就是说乡一级的地方债务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是以公司名义借的。事实上,各个机构统计时,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可能没有包含在内。并不是说这三个数字在统计上不科学,但实事求是的讲,三个机构本身的统计数字肯定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我比较认可审计署的统计数字,但审计署的统计数字也没有将一些地方统计在内,包括乡级地方政府。但有这三个数字,比以前的糊涂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主持人:这种统计上的不明确,是不是也是地方债乱象的体现,预示着地方债的某些风险?

  马光远:在现有法制体系下,预算等方面都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是不能负债的。后来,地方政府通过间接的手段,建立了很多融资平台,形成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债务。目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审计署所说的“三个不规范”的问题。在目前融资主题繁多、举债手段五花八门的情况下,看得见的债务可以用一些办法、手段去预防。关键是看不见的隐形债务怎么样去预防?隐形债务是个地雷,这可能是未来解决地方债务时最大的风险。

  主持人:明确的危险反倒不是最可怕的。

  马光远:对。

  主持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占地方债的比例比较大,对于这个平台所带来的压力,业内有不同的态度。穆迪对此表示相当不乐观,认为由此造成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会加大,信用展望有可能会转为负面;但是券商出具的报告则认为平台贷款的风险可控。您怎么看这两个评级机构所带来的不同的意见?

  马光远:各个机构对于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在得结论的时候有不同的出发点,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我反对用“做空中国”等这些主观性比较强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穆迪的观点需要引起警惕,毕竟国家审计署的报告也表明银行贷款中地方债务达到40%以上,比例比较高。地方政府靠什么来还款?主要靠土地财政。目前在房地产调控的情况下,如果土地买卖上不去,意味着债务风险的上升。现在来看,未来几年是还款高峰期,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别的还款来源,风险是比较大的。

  所以,目前最大的风险倒不是未来怎么样,而是可持续的地方债。因为债了借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借了。如果以后要借,就必须找到一个可以持续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保证的机制。这一机制仅靠地方统计财政,是很危险的。未来风险究竟大不大?究竟会不会把中国银行再次拉下水?关键在于能不能下决心摆脱地方土地财政的依赖,如果摆脱不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能有一套解决方案,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搞好实体经济,风险就不会很大。从整体规模上来讲问题不是很大,但结构性矛盾、隐形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主持人:央行从今天开始进行今年年内的第三次加息,您觉得地方政府能否经得住这种加息潮的考验呢?

  马光远:我认为加息不是很大的问题。对于地方债务,我关注的重点,是可持续的、长期的风险。加息造成的最大压力在中小企业,不在地方政府。所以在加息的环境下,更多的应该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怎么样在公共政策上给中小企业一定的扶持和区别对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