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行上半年已经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的流动性高达2万亿元以上。记者近期在浙江、福建一些民营制造业聚集的地方调研发现,以防止通胀和调控房地产为主要目标的信贷收紧政策执行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中小企业依靠另外的融资手段,在“影子银行”获得资金,但更高的利率提高了企业资金利用成本,使企业陷入“越贷越累”的境地。
“影子银行”融资中小企业引争议
相关资料显示,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最早使用了“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被用来形容那些“无银行之名、有银行之实”的种类繁杂的机构,如银信合作体系等。
而记者在浙闽一带的调研中,发现“影子银行”被更广泛地理解成非银行贷款的民间融资渠道,其机构包括了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寄卖行,以及地下钱庄,等等。
“现在的问题是,非金融性金融企业把资金成本提高了,加上不阳光的操作,好比让企业背着石头过河”。福建省石狮市经济局副局长林金场说。石狮市是我国著名的服装生产基地,这里汇聚着上万家各类服装加工制造企业。
此间的磐石银港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王佩钦也认为,在银行信贷紧张的背景下,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而在各地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有的至少把资金的价格炒高了一倍,而有的不正规的担保公司也介入了民间集资和借贷,使整个资金市场都出现水涨船高的局面。
温州银监分局乐清监管办一名负责人还指出,有部分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寄售行经营随意性大,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死灰复燃,特别是寄售行井喷,违规克隆银行业务等,公众反应强烈。对此监管部门一直在“严查狠打”,但问题是在没人举报违规的情况下,相关金融机构的管理呈现“分散管理”的局面,如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和主管部门是工商局,担保公司是当地政府经贸局管,“非金融专业的管理部门管从事金融的机构,管得好吗?”他说。
但乐清市正泰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刘阳则指出,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存在必要。“很显然,小额贷款做的是‘三不’业务,即银行不能做、不愿做、不敢做的业务,对小企业、微小企业和个体户融资有着明显帮助。”
刘阳反倒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增加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帮助解决融资瓶颈和纳税过高的问题,并允许自然人参股,在此基础上收编大量的“资金游击队”,把地下资金阳光化。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温州有36万家中小企业,很多规模以下中小企业能从正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占比可能不到10%,如何将传闻中的“6000亿元到8000亿元温州民间资本”引入对实业的正常投资,仍然颇费思量。
银行“贷款难”催生“影子银行”虚火
上半年以来,素有“民企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出现了几家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企业停产倒闭、老板出逃的事件,如波特曼、江南皮革、天石电子等公司。
7月初,记者在温州乐清新光工业区看到,传言倒闭的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现在连值钱一点的金属窗框、楼梯扶手都被债主们拆了。这家创建于1994年、主营电子线路板等产品的企业,在6月初因贷款到期后未能按时还贷,银行才知道天石公司的老板叶建乐跑了。在更早前,温州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波特曼、江南皮革也因财务危机宣告倒闭。
怎样的“财务危机”让民企遭遇如此不堪?记者从温州银监局获悉,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银行贷款渠道收窄,企业长期“等贷”不得;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向社会渠道融资,甚至借了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