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华威桥附近的古玩城,在业内小有名气、玩了20多年古玩的老刘和老袁依旧在为此前故宫被损坏的瓷器叹息不已,这是他们最近说得最多的话题。但当北京晨报记者问他们是否考虑过为藏品和古玩店上个保险时,他们乐了,老刘说:“玩儿了这么多年也没想过上保险,上保险没用的。再说,我手上的这颗看似掉了漆的珠子,几年前三五百元一堆,现在5000元一颗,但在不懂行的人眼里,它可能一文不值,这个保险怎么上?”
据记者调查,即使在拍卖会上动辄上亿元的艺术品,九成以上都没有购买保险,就连不久前,故宫被损坏的宋代哥窑瓷器青釉葵瓣口盘,虽贵为“国宝”,却也并未听说哪一家保险公司对此进行理赔。
国内市场上难道就没有给艺术品上的保险?为何在国外火热的艺术品保险在国内如此不招人待见?
从散户到博物馆都“裸奔”
“你是来卖保险的吧?”8月13日,北京古玩城,北京晨报记者在调查采访时被多个商家错当成保险营销员。“没有保险,也从来没想过买保险,保险也没有什么可买的”,这是众多藏家的“统一思想”。
记者在一家市场里的古玩店发现,满柜的印章中,随便一个就要2万元,一个玉器的鼻烟壶更要卖到7万元,没有保险,万一丢了怎么办?“丢了,市场应该负一些责任,如果不负的话,就自己承担呗。”市场里的古玩卖家大多持这种态度。然而,查阅相关古玩城信息不难发现,盗窃等事故并不少见。如今年5月底,北京古玩城亚运村市场3家商户被盗200件物品,价值近500余万元。
对艺术品保险态度冷漠的不仅仅是个人藏家,也包括国内的大型博物馆。记者从北京古玩城管理中心的相关人员处了解到,尽管每年各个古玩市场都会有国内外古董的展览,但各个市场都是不负责购买保险的。记者就此又询问了北京的一些大型博物馆,很少有人确切地知道馆内藏品是否投保、投了哪些保险,来参展的艺术品也大多只投了运输类的保险。
例如,今年5月故宫失窃的最少价值数千万元的7件展品,展览方只是象征性的投保了31万元保费。据了解,这主要是因文博单位预算中所列的保险费用有限,很多博物馆无力承担高昂的保费,国家文物管理部门也缺乏对于保险安排的相关规定,预算中并未列出保险支出。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内艺术品展览九成以上未投保。国内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多数藏品也都处于无保险状态。”
“没有一款国际意义上的艺术品保险”
但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买保险,是没有保险可买。
德国哈格曼画廊的负责人表示,把3000多万元的《维系耶路》运到中国参展,由于受法规限制,进入中国后需找中国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但却发现中国竟没有专门的艺术品保险,无奈风险只有自己承担了。
而拍卖行也有同样的担忧。南京一拍卖行负责人表示,一般委托人有投保意愿,但目前又找不到保险公司肯承保这个业务,往往就由拍卖行按照1%-3%的拍品底价费用作“保费”,一旦出现意外,拍卖行将赔付拍品的底价,给拍卖行也带来不小的风险。
眼下,随着故宫层层“门”的扒开,艺术品保险舆论瞬时声起,保险公司也趁机摸底市场,对艺术品保险的热情表现得不再那么冷漠。不过,一位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业内人却说道:“故宫展品被盗、文物受损事件,将不为人知的艺术品保险带入公众视线。保险公司于近几日开始给一些艺术品公司讲解保险产品,但我发现国内这些保险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可能与刚起步有关。”
据了解,近几年,不断有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大保险公司推出艺术品保险的消息,但随即又不了了之,很少有人知道艺术品保险真正的销量和买家,而在记者的咨询中,这些保险公司对于艺术品保险并不热心。
最新的消息是,中国人保本月宣布,作为国内首款艺术品专属保险,在推出半年后,终于获得首个签单。中国人保将为某金融公司承保其拥有、保管的价值高达1.2亿元的艺术品,保障从馆藏、展览到运输各个环节的盗窃、火灾、自然灾害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但记者就此询问人保时,人保称还不确定该保险未来会有多少人投保,另外条款设置上还在摸索,不希望媒体进一步宣传和采访。同样,其他几家试水艺术品保险的保险公司也都采取了低调态度。
曾在国外从事风险管理的上海良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富强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国内仍旧没有一款国际意义上的艺术品保险,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