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温州金融风波未了 老板大跑路引发震荡(5)

2011年10月17日 09:4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政府在顾虑什么?

  “我一直在想,怎么能够让市里的领导对这个事情更加重视?”

  从新城大道发展大厦21层向外望去,半个温州城区都能收入眼帘,浙江攀远律师事务所主任颜贻潘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颜贻潘见到《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时,一再呼吁当地政府应尽快介入当前的民间融资“乱局”。

  浙江攀远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民间融资法律咨询,在温州开展类似业务的律师事务所并不多见。今年8月以来,很多人都跑过来问颜贻潘,“借钱的人跑路了,我们怎么办?”

  民间借贷的最大风险其实人尽皆知:借钱的人往往没有任何抵押就能把钱拿走。由于这样的做法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并没有多少人会去质疑是否合理。根据国内的《贷款通则》,对于居民个人的借贷行为,如超过银行借贷利率4倍以上,法律不予保护。因此相当一部分温州放贷人的钱无法寻求法律救济。

  包括颜贻潘、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方兴担保公司董事长方培林在内的一些温州人,历来呼吁政府将民间借贷纳入阳光管理,其关键在于打破金融业的国有垄断地位。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民间借贷规模那么大,利率又那么高,政府应该出来干预监管,一是要对正常的民间借贷阳光化,使借款人必须抵押、担保,合法化经营,从而整体上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二是要设定门槛,将真正具备条件合法经营的民间借贷纳入规范渠道;三是尽量防止高利贷的普遍化。

  对于此前的老板跑路,温州市政府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在江南皮革、信泰集团等公司的董事长跑路之后,企业所在的开发区即成立调查组进驻企业进行善后,系统化的政策直到9月底才推出。

  一位接近当地政府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9月初银监会和央行就已派出调查组摸底温州民间金融。由于当地担保公司归口经贸系统管理,因此,也有一些当地官员将此次民间金融危机归结为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力。

  随着跑路的老板越来越多, 9月27日,温州市政府成立了“温州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工作组分别进入温州市25家市级银行业机构,督促银行机构不抽资、不压贷。

  银行逼债、惜贷——当地企业呼吁最多的问题终于在政府文件中得以体现。当地金融官员也表达了对民间金融的支持态度: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9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温州民间金融是温州一大优势,对民间金融不是打击,而是规范引导发展。”

  然而,过往的经验表明,政府的“规范引导”充满曲折。

  2008年,监管层一度为民间金融合法化打开了一扇窗口。这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申请人可以为自然人、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企业净资产不少于500万元。

  随后,浙江省根据这一规定制定的资格认定标准,抬高了申请小额贷款公司的门槛:首先把申请人的范围收窄到公司法人,其次将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提高了10倍至5000万元。最后,拿到小额贷款公司牌照的都是温州的大型民营企业,大批原本有望转正的担保公司再一次希望落空。一位接近当地政府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本想降低监管风险,但代价是温州民间融资再次错失阳光化的机遇。

  民间借贷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现有的《贷款通则》仅规范银行借贷行为,对于居民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除了借贷利息不能超过同期先银行基准利率4倍以上的法律解释外,基本上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付兵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放贷人条例》立法进程,明确统一的监管部门,把所有的借贷活动均纳入规范范围。

  温州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突破计划经济桎梏的地区之一,在国有经济的缝隙之中,温州人凭借亲朋等熟人关系相互抱团,最终成为类似打火机、制鞋、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镇。制造业的繁荣,仍然有赖于金融的输血,因此温州也被视为国内金融创新的试验田。

  今年初,温州政府再次重启改革。今年中共温州市委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温州民间金融阳光化设计了“两步走”的方案。

  首先,将在瑞安试点,由国资运营机构出资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平台,为民间借贷双方提供借贷信息,并负责登记、交易款项结算、资产评估和法律咨询服务。第二步,待前述国资背景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平台成熟后,再“尝试建立民间资金交易市场”。不过上述文件并未明确这一方案的时间表。

  据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透露,下一步,温州将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全面启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同时推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并为发展民营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租赁公司等地方性机构争取政策和空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4日在温州调研时亦为当地政府加油打气,他认为,温州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温州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好的。如果少数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情况会很快稳定。

  但是在这之前,温州的民间借贷仍然处于灰色地带,数百家担保公司、典当行、地下钱庄一如既往地向温州的民营经济输血。离开温州的前一天,记者拨通一个“无抵押贷款”咨询电话,那边传来声音:“借两百万?利息一天一万块,最长一个月。”   (应受访者要求,林宝强、项慧英系化名)  本刊记者/周政华 (发自浙江温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