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果不及时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的季度增速可能下破8%
2011年6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7月份为50.7,8月份为50.9,9月份为51.2,10月份为50.4,连续数月在枯荣线附近徘徊,这表明我国经济扩张的动力已经较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先行指数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慢。
展望2012年,如果不及时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大幅度下降,季度增速可能回落到8%以下。
从中长期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在减弱,如劳动力供给的增速、劳动力有效劳动时间的增速、人口红利、投资增长速度、科技进步速度、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速度、国外需求增长的速度,这些指标基本上都呈下降态势,因此,我国经济保持原先高速增长速度越来越难。中国经济只在月度增长曲线上(超短周期)出现了“v”型反转,在年度增长速度上,一直运行在自2007年开始的下行周期中。4万亿元的刺激政策,货币的超高速投放,只使年度经济增速反弹1.3个百分点。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减弱了。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出现的用工荒,也说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了9%以下。
再具体到2012年,土地、劳动力、资金、物流和环保成本大幅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欧美国家不断施压,我国2012年的对外出口形势严峻,引进外资的形势严峻。同时,2012年的投资也很难保持2011年的高速增长,估计将较大幅度下降。2011年1-10月房地产投资49923亿元,同比增长31.1%。房地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左右。目前来看,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肯定会下降。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治理、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也将抑制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因此,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下降。
这些因素表明,我国经济增速减慢的内在因素已经较多。如果不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滑得更多,季度增速可能下破8%。
三、建议及时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正常的货币政策应该有几个标准:(1)正的实际利率,保持实际利率1-2个百分点。(2)货币供应量保持正常的增长。今后几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宜保持在14%左右,狭义货币供应量宜保持在12%左右。(3)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正常的水平。
2007年以来的货币政策,长时间处于负实际利率状态,是典型的非正常利率政策。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2007年8月M1的增速为22.8%,2009年1月大幅回落到6.68%;2010年1月M1的增速为38.96%,2011年10月猛然回落到8.4%。再看M2,2008年1月M2增速为18.94%,2008年11月降到了14.8%;2009年11月M2增速达到29.74%,2011年10月M2增速降到12.9%(10月央行扩大了M2的核算口径,M2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最后看新增贷款。2009年1-6月新增77578.9亿元,每月13000亿。换句话讲,2009年上半年月均新增贷款是2008年8-11月月均新增贷款的13倍。由此可见,这几年是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急剧波动的几年,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极度紧缩或极度宽松的,是典型的蹦极型货币政策,造成了经济的大幅度波动。货币政策蹦极的原因是货币政策总是滞后于经济,在调控后期总是形成强大的顺周期效应,造成经济超调。
考虑到货币政策有3-6个月的时滞效应,货币政策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建议央行及时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于我国长期实施负的实际存款利率,因此,即便当前通胀压力减轻,名义存款利率并没有多大的下调空间。但是21.5%的存款准备金率绝对是不正常的,需要逐步下调,下调幅度以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回归到正常为限。否则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再度超调,出现大落,到时候迫于经济形势的压力,不得不又实施极松的货币政策,再度蹦极。同时建议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出台结构性减税政策。(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刘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