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三农”遭遇信贷困境 农信社求解农村信贷之渴(4)

2011年12月05日 10:29 来源:央视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种终端设备在城市里人们或许并不陌生,但在偏远的农村,这种设备却给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09年10月,银监会明确提出,要着力探索解决农村普惠制金融服务难题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力争到2012年末总体解决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通过实施“两点两机包村包片”战略,即采取设立标准化营业网点和简易营业网点,布设POS机和ATM机,实施临近机构信贷员包村包片等服务方式,使偏远地区广大农户能够分享到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工作启动时的2945个减少到2087个,有16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实现了机构全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均提前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逐渐普及是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必要保障,而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则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民合村的杨丛波体会到了当地农信社在金融产品上的不断创新。杨丛波从2002年开始成立了一个扫帚加工小作坊,当时只有3个工人,2006年,杨丛波准备扩大现有的规模。

  农户杨丛波告诉记者,正好赶上我们合作社,信用社它有一个三联贷款业务,然后我就通过他们贷了三万元的款,然后那年就增加到7个人。还想扩大这时候,正好赶上2008年信用社有着五户联保他们正好来了,这个贷款,然后我感觉又是一个机遇,我又做了五户联保这个贷款,加上一证通三万,那时候我就六万元贷款,然后就是一点点积累,把工人增加了十个。

  从3个人到7个人再到10个人,他的扫帚加工作坊生产规模一点点在扩大。到了2010年的时候,当地信用社工作人员告诉杨丛波,担保贷款额度可以达到10万,这一年,杨丛波的工人增加到了14个。

  农户杨丛波说,我就感觉这么多年,信用社扶持的力度加大,然后我就把生意一点点的扩大,它加大力度越大,我这个生意也做得越大。然后从最开始的三万、六万,到现在的十三万,解决了我们想要发展起来的很大的最主要的一个难题,资金这块的难题。

  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杨丛波的扫帚加工作坊一天天壮大,而信用社也在不断创新贷款产品以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需求。

  作为哈尔滨市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的李庆武告诉记者,我们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方式,就是说增加了我们贷款的品种。采取了一证通,三户联保,农民的保证,当然也包括教职人员工资的担保,商户抵押,二手房抵押贷款。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王建成主任说,加大产品创新,符合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比如说现在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多种经营等等,设施农业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要随着农业的不断地发展,我们农村信用社经营方式也要跟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变而转变,创新出符合农村实际的一些金融产品,来满足农民,农户包括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的企业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需要。

  农信社在改革试点以来不断地成长壮大,创新推出了一大批适应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需要,特点突出的金融产品。而我们在海南看到,服务方式的创新成为他们服务三农的重要突破口,除了贷款,农信社还负责技术培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