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提示:
山东2011年5月22日
郑增海(乐陵市交警大队民警):
把车门给他关上,他就硬挤过去了,就往前窜了,挤着我的肚子,(我)整个人转了两圈。
解说:
面对醉驾检查这位司机选择的是撞交警逃跑,却又撞上了一辆车,疾驶而去。追上他的交警发现,他车上竟然还放着没有喝完的白酒。抽血化验证实,他确实是醉酒驾驶。
警察:
你为什么反而跑呢?
肇事司机 杨某:
当时记不清了。
解说:
同一天醉驾的货车司机王先生却自投罗网,这位司机的大货车因为超高超宽,被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下,他直接找交警理论。
沙特(德州市交警支队高速二大队交警):
对我骂骂咧咧,后来我和他接触中发现他饮酒了。
解说:
民警立即对这位司机抽血检验酒精,而急于脱身的司机对民警抡起了拳头,和民警周旋了四个多小时,民警把医生请到派出所给他抽血,结果是每100L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87.3毫克,属于醉酒驾驶。
记者:
你打警察时候怎么想的?
醉驾司机:
大脑一片空白。
字幕提示:
青岛2011年5月23日
交警 芦杰:
该车女驾驶员浑身酒气,趴在方向盘上,下车以后,醉态百出,推搡我们民警。
醉驾司机:
当时为了躲东西,往左一打方向,撞到护栏了。
解说:
这位女司机喝了4杯洋酒,驾驶奇瑞QQ轿车撞扁了产业园门前的护栏,最后撞上一个桶才停下。经测试,她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16毫克,属于醉酒驾驶,被刑事拘留。
醉驾司机:
肯定后悔,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喝酒开车,哪怕喝一点也不能开。
主持人:
看完了这一系列的例子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
白岩松:
我的感想是,我看到了有这样一些评论,就支持某位领导的,说在我们这样一个酒文化如此盛行的国度里头,如果都严格执法的话,只要是醉驾就入刑,那看守还不得爆满,得修多少看守所?我的意见恰恰跟他相反,正因为我们是这样一个有酒文化,同时车文化又刚刚开始,没有悠久的车文化结合的这样一个国度里头,恰恰要醉驾入刑要严格执行,否则的话后果将是如何。
主持人:
刚才我们说到,可能在醉驾入刑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表态,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因为它会出现混淆。
白岩松:
我先举一个例子吧,由于这样的一个表态,其实我觉得回头要感谢他这个表态,因为正是有这个表态引发了大家的争议、讨论,然后使不清楚的东西越发清楚,难怪真理越辩越明,法律看来也是如此。我先举一个例子,在四川有这样一个局的副局长醉驾驾车被抓了,抓了之后就打算不严格处理,但是面对大家质疑的时候又醉驾入刑了。解释,你为什么开始差点没严格处理?说我们听到了领导的表态,不是所有的醉驾都要入刑。你看,人们就有可能,一他真的是这样认为,二是拿这个当借口,多可怕。不仅混淆了人们的想法,而且使执法者在执法的时候出现了松紧带这样的行为,那法律神圣的那种东西都荡然无存。所以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任何一个法律的出台,尤其是跟公众的行为,以及社会的行为紧密连接的一个法律出台的时候,就要提前思考好在未来执法过程当中各个部门的标准统一和衔接。
主持人:
你看当立法和司法之间的衔接不是这么紧密的时候,中间这个空隙我们应当怎么去弥补?
白岩松:
所以我觉得媒体、公众的质疑和监督就非常重要。我们说老百姓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监督什么呢?一是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在阳光下,二就是要监督法律的运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刚才我说的启示就是如果能更有提前量,比如说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就像刚才我们片子一开始采访的时候说了,接下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案例,我们三方要坐在一起。如果今后我们很多的法律都是能更早地坐在一起,统一了标准,也不至于出现容易让人误读的某些言论,就是两个“不对”,内容可能不对,时机也可能不对。所以我觉得坏事变好事,希望他说的那番话也许产生了误解,但是对这个法律的清晰化也起到了某种督促作用。
主持人:
可是法律条文的执行往往都是事后诸葛,完了之后大家再想以前要怎么办更好。
白岩松:
可是像这样一个跟老百姓的关系如此紧密,跟社会行为如此紧密的一个法律的时候,出台之前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