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眼泪
因媒体曝光而深陷质量门和信誉门的家具厂商达芬奇,为挽回影响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女老板潘庄秀华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一度哽咽、落泪,并痛陈创业史以博取同情。
点评:2011年,如果有一个词可以描述企业的诚信状况,那就是“达芬奇的眼泪”了,在人们眼中“达芬奇的眼泪”可以和“鳄鱼的眼泪”划等号。
近年来,因虚假宣传而被曝光的企业不在少数,从号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到所谓“美国品牌”的施恩奶粉;从号称由猪骨熬制的味千拉面汤底,再到所谓“纯意大利进口”的达芬奇家具,造假让企业的信誉几乎滑到了最低点,诚信与道德似乎像黄金一样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
企业敢于虚假宣传主要是因为执法部门往往执法太软,正因为对“达芬奇”的调查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才让“达芬奇”敢于在事后疯狂反扑,如果执法部门能够坚持对企业虚假宣传“零容忍”,相信其他企业就不敢再随便满嘴跑舌头。当然,消费者宽容指数太高也是企业虚假宣传的一个文化土壤。事实上,企业的诚信是执法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培育的结果,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才能教育企业如何做人、如何诚信。
鉴表哥
一名网友因收集官员戴手表的公开照片并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戴的手表做品牌、价钱等方面的鉴定,在网上名声大噪,人称“鉴表哥”。
点评:可以说,鉴表哥的鉴表行动是2011年网络反腐的代表。以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为标志,中国走进了一个网络反腐的新时代。在网络反腐中,日记、照片、微博、名烟、名表、名牌服装、不当言论,甚至是炫富、争宠的情妇、二奶,都可能会成为大小贪腐官员们的死穴。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反腐斗争不仅锻炼了网友队伍,从反面也“教训”了贪腐官员的队伍,面对无处不在的网友监督的眼睛,很多官员学会了谨小慎微、低调做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11年的网络反腐开始向专业化、技术化、纵深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像鉴表哥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了网络反腐的队伍中,网络反腐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说到底,网络反腐是一场网民与贪腐官员之间眼力和智力的较量,虽然网络反腐有强大的民意基础,但其民间性决定了它的偶发化和碎片化特点,一两个贪官的倒霉落网,并不足以消除中国行政体制的顽疾。网络反腐可以汇聚民意、民情、民智,但真正的反腐还是需要官方从制度上进行整体设计、全面推进。
郭美美
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的女孩儿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发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郭美美”成为因网络炫富而惹祸的代名词。
点评:谁会想得到呢,网络时代一不留神自己就会成为那个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的人。相信多年以后中国的慈善发展史上会写下“郭美美”的名字,而究竟是“流芳”,还是“遗臭”,真不好说。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炫富没有错,但拿别人的钱炫富就是你不对了,何况这钱还是人类最可贵的爱心善款。郭美美的确触到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但没有郭美美谁会想到,一向以扶危济困著称的红十字会还有这么多说不清的烂账呢?
中国的慈善事业像中国的经济一样,都是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的优势在于效率高,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劣势在于缺少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谁也不会忘记在汶川地震、日本海啸,在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红十字会挺身而出所做出的种种贡献,但慈善的基本规律要求慈善不能背弃民主与公开。
2011年,可以说中国慈善流年不利,闹出了很多麻烦,但也让人们看到了慈善的症结在哪里,于是也就到了慈善立法该出台,给中国慈善开张药方的时候了。
地沟油
泛指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点评:地沟油是2011年越来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的一个缩影。从瘦肉精到牛肉膏,从毒豆芽到染色馒头,从血燕到假绿色猪肉,从香精包子到猪骨香精……
在这一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是最关心“吃”的一个民族,却面临着“还可以吃什么”的诘问。
在这一年,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其中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没造成严重后果,一样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也正是在这一年,公安机关开始强势介入食品安全领域。刑法修正案(八)为公安机关“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吹响了集结号,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阻击战全面展开。
只要有决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在地沟油这个问题上,公安机关不推、不拖、干净利索的表现值得称道。相比之下,卫生部门在检测标准上的含糊其辞就有点让人无法接受了,违法者可以制造出地沟油,执法者却检测不出地沟油,在这场正邪的斗法中执法者无疑失了先机。显然,要打赢食品安全攻坚战,需要立法、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全方位的配合、全方位的给力。
听证专业户
报名抽签40多次,参与听证23次,涉及旅游、教育、交通等20多个单位和部门……成都一位被称为“听证专业户”的退休老太,引来广泛关注。
点评:对于听证制度,人们历来诟病多多,什么“听涨会”、“涨价会”、“逢听必涨”的说法由来已久,只是2011年,在政府与民众共同与CPI指数做着艰苦斗争的大背景下,“涨价”成了一个很敏感的词,从而也催红了一批“听证帝”、“听证专业户”。
听证制度原本是舶来品,从它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对它寄予了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美好期望,但在这么多年本土化的过程中,听证变得越来越形式大于内容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听证是民主的产物,在从上到下、从官到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精神、民主能力、民主作风等一系列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待于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听证制度作为一种民主的表现形式很难一枝独秀,所以要让听证真正达到制度预期,还是要更多地从基础工作做起。
晒三公
即所谓的晒“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支出情况。
点评:“晒三公”可谓2011年政务公开中最热的话题。按照国务院部署,各部委需在今年6月底之前公开“三公经费”。截至7月底,大部分部委都已公开了“三公”情况,还有个别部委尚未公开。
“晒三公”尽管有些姗姗来迟,但还是让人看到了政务公开的脚步正越走越快,媒体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中国政务公开的一个里程碑。
政府部门正常运行的确需要各种经费,行政成本的存在本身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这笔账怎样算才能明白、才能合理。“三公经费”涉及三大领域,即公务出国、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那么,如果打着这三种名义进行其他活动的开销,显然就不合理了。正所谓,公务出国可以,但游山玩水不行;开公务车可以,但“公车私用”不行。但现实中,公务游、公车私用现象比比皆是,“年底突击花钱”虽三令五申,却仍然屡教不改。
晒“三公”的意义,不在于让民众看热闹,而在于监督。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民众的监督,只有政府的行为受到人民的监督,权力的肆意才会有所收敛,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加名税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炉后,一些夫妻希望在房产证上共同署名,根据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要求,可以在房产证上加名字,但需要缴税,这种税就是“房产加名税”。
点评:当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还是一个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大战就已经硝烟弥漫,当它真正成为现实,战争就愈发惨烈起来。“如果你爱我,请在房产证上加上我的名字”,“如果你爱我,请把房产证变更为我的名字”,这个时代的爱情宣言揭开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显得有些赤裸裸的狰狞。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本意是要剥离开财产的因素,让婚姻回归爱情,但结果好像事与愿违,爱情变得更遥不可及,财产之争却仿佛有了合法的依据。但是,人们倒也无需对法律感到失望,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虽然理应起到引导社会善良风俗的作用,但法律能解决的只是婚姻中的财产关系,而永远无法深入到人的情感领域。人恐惧的恰好是恐惧本身,当我们期待仅仅用财产来为爱情上一份终身保险的时候,我们已经离爱情越来越远了。
撼字门
故宫博物院给北京市公安局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却不料送出了一个“撼”的错别字。故宫负责人作出回应:“撼”字没错,显得厚重。三天后,故宫博物院网站官方微博就锦旗上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
点评:故宫的“憾事”不是始于撼字门,也没有止于撼字门,撼字门只是最“憾”的那件憾事。从失窃门、会所门、哥窑门,到拍卖门、瞒报门、屏风门、封口门,故宫这个皇家紫禁城的大门像中了魔咒一般,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连连失守,一道道被攻陷。
虽然,故宫博物院曾经是不容外人觊觎的皇家重地,但时间已让记忆中的威仪随风而逝。这是一个没有秘密的时代,面对公关危机,想靠几句半真半假、似是而非的应付之辞扭转颓势,并不那么容易。想明白了这一点,故宫的管理者就应该懂得,与其被动地被媒体追着打,不如敞开大门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2011年,故宫被舆论监督击中并穷追不舍,有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性,只是不知2012年谁会再步故宫的后尘。